秋天的味道越來越濃了。除了氣溫的下降,人們也漸漸有了秋燥的感覺。中醫有「秋季應肺」的理論,所以秋季容易出現呼吸系統疾病;再加上秋季空氣乾燥,於是人們在秋季就容易出現咽乾嚥癢、乾咳少痰等症狀。預防和治療這些症狀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藥食同補可謂是一種簡便可靠的好。方法。
先來介紹幾種潤燥的食品。
秋季是瓜果上市的好季節,潤燥食品首選水果。梨肉香甜可口,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生食、燉煮均可,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石榴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的作用,搗汁或煎湯飲,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葡萄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荸薺具有清熱生津、化濕祛痰、涼血解毒等功效,可治療熱病傷津、口燥咽干、肺熱咳嗽、痰濃黃稠等症,與蓮藕榨汁共飲,效果更好。
除了水果,還有一些食物也是潤燥的好材料。如銀耳可以清肺熱、益脾胃、滋陰生津、益氣活血、潤腸強心,與冰糖蓮子燉食,即為香甜可口的冰糖銀耳蓮子羹。百合可以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熬粥、炒食均可,味道甘美。白菊花平肝潛陽、疏風清熱、涼血明目,開水泡茶飲,清香甘甜。
再來說說常用的中成藥。
秋梨膏,由秋梨、浙貝母、麥冬、青蘿蔔、鮮藕、蜂蜜等製成,有養陰生津、清熱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於乾咳短氣,痰少而稠,或痰中帶血,口咽乾燥,聲音嘶啞,形體消瘦,甚則午後潮熱,盜汗顴紅,舌紅少津,脈細數等。成人每次服15克,每日2次,溫開水調服。7歲以上小兒服成人1/2量,3~7歲小兒服成人1/3量。
橘紅丸,由橘紅、瓜蔞皮、石膏、苦杏仁、浙貝母、地黃、麥冬、蘇子、半夏、茯苓、桔梗、冬花、甘草等製成,有清宣肺熱、潤燥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適用於秋燥傷津、痰熱壅肺而引起的咳嗽,表現為咳嗽不止,夜間為甚,咳痰量多,色黃質稠,喘息氣急,張口抬肩,不能平臥,口舌乾燥,心胸煩悶等。成人每次服1 丸,病重者加倍,每日2次,空腹溫開水送服。
蜜煉川貝枇杷膏,由川貝母、沙參、桔梗、枇杷葉、茯苓、化橘紅、甘草、苦杏仁、蜂蜜等組成,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平喘、理氣化痰的功效,適用於肺燥咳嗽,表現為痰多、 胸悶、咽喉痛癢、聲音沙啞等。成人一次口服15毫升,每日3次;小兒酌減。
在服用上述藥物的時候應注意:風寒咳嗽、濕痰咳嗽的患者忌服,並應忌食辛辣燥熱之物,如辣椒、胡椒、羊肉、桂皮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