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原來薑是這樣有用

薑湯做法:
1. 約十公克的薑磨成糊狀。
2. 把薑糊放入玻璃杯裡。
3. 注入滾燙的熱開水。
4. 加入一匙蜂蜜,拌勻後飲用。
5. 男女老少都適合飲用。

老薑切片或拍碎煮黑糖功效一樣連續喝兩個月(每天早晚各喝一次)

功效:
1. 身體變溫暖,手腳冰冷的『怕冷症』體質明顯改善。
2. 體重可減輕約 十公斤 。
3. 皮膚變得細嫩。
4. 去掉多餘贅肉,腰圍變細。

薑對身體很有益處,愛美又想要健康的人,不妨試試看吧!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夏季空調病

  夏天天氣炎熱,一天比一天高溫,要想舒服點當然是在工作的單位和家裡把空調的溫度調得低低的,不一會兒涼風習習,體溫驟降,感覺就舒服多了,但隨著一段時間的冷氣吹送,不注意的人便會不小心染上頭痛等疾病;還有當人從街外炎熱氣溫進入空調地帶,一進一出產生很大的溫度差引起身體不適……其實空調病就隱藏在這些安逸的環境下。

  除了注意空調保養、室內空氣轉換外,適當食用一些食物都可以對空調病有所改善。

  空調病主要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適應能力弱或體弱的老人在室外高溫汗出的情況下進入涼冷的空調房間,頓時冷氣襲來,猶如中醫說的外感風寒,出現類似風寒感冒的頭痛、身痛、鼻塞等症狀,二是由於空調提供的是再循環空氣,關門閉窗新鮮空氣很少,室內空氣負離子極少,還會產生一些臭氧等異味氣體,使人感到胸悶心慌,頭昏乏力,肢體酸楚,噁心欲吐,胃腹脹滿等不適症狀,但查血查尿都是正常的。這與夏天暑濕之氣瀰漫,在空調房內因冷而汗孔緊閉,體內的濕熱不能通過出汗散發,鬱積體內,形成「寒冷外束肌表,濕熱內蘊脾胃之症」。

  生薑對抗空調病

  中醫學認為,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薑湯,可有效防治「空調病」。

  經常處在空調環境中,由於室內室外溫差太大,很容易外感風寒。如果能及時吃上幾片生薑或者喝上一碗紅糖薑湯,將有助於驅寒解表,或者用薑湯(加點鹽、醋)泡足亦可收到很好的療效。

  在空調房裡呆久了,肩膀和腰背易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襲,特別是老人容易引發肩周炎,遇到這種情況,可燒製一些熱薑湯,先在熱薑湯裡加少許鹽和醋,然後用毛巾浸水擰乾,敷於患處,反覆數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

  肚臍是人體對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加上夏季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減少,抵抗細菌的能力減弱,在有空調的場所容易受冷熱的刺激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導致病菌的入侵,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系統疾病。適當吃些生薑或者喝些薑湯,能起到防治作用。科學家研究發現,生薑能起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對抗擊沙門氏菌效果明顯。

  多喝涼茶注意日常保健

  空調病多屬於熱病,日常保健的預防很重要。平時應多喝清涼飲料,如菊花茶、金銀花茶、茶餅、綠豆湯、蓮子木耳等。另外要多吃冬瓜、絲瓜類蔬菜和蛋、肉、牛奶等,少吃冷凍品,多食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冰箱裡的食物開封超過一天的,最好別再食用。同時還要勤洗澡,儘量不要在太陽下長時間曝曬,保持室內通風順暢,外出時要注意防曬。睡覺時空調不要開得太冷,以免引起中暑腹瀉。

  貼心食療方:荷藿薏仁粥

  荷藿薏仁粥是用鮮荷葉100克、藿香30克(乾品,鮮藿香則用嫩莖葉50克),加水800毫升,煮沸後,小火再熬20分鐘,濾去渣,取藥液約500毫升;用此藥液與薏苡仁100克煮成稀粥。早晚各吃1次。

  荷葉既芳香化濕,又清熱解暑,是夏日的解暑佳品。配藿香能增強芳香化濕的功效,其性味辛溫,又能疏散外寒。薏苡仁健脾利濕,使暑濕從小便而去。現代研究,薏苡仁還有增強免疫功能,提高適應能力的作用。所以本方對從高溫環境進入空調房間,因適應力差而出現類似感冒風寒的症狀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夏季長時間吹空調易中暑 喝紅糖薑水預防

天熱,室外走動走動出了一身汗,一回家猛吹空調,當心,你會中暑!中暑?不是熱過頭才中暑嗎?其實夏季過度貪涼也會中暑,這叫「中陰暑」。

「中陰暑」是中醫的一種說法。急診科主任覃小蘭說,當天氣炎熱的時候,大家如果過度貪涼,不避寒氣,睡眠時電風扇強吹,或空調溫度過低,或夜晚在陽台、巷頭、路邊乘涼過久,會讓寒邪襲於肌表,熱閉於內,陽氣不得發而致病。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當天氣炎熱時,大家汗腺開放毛孔打開,如果突然給予冷刺激,毛孔一下子全閉塞,忽熱驟寒機體一時調節不過來,於是就會出現一些不適。

而我們平常所指的「中暑」是指「中陽暑」,指在暑日當空或高溫環境中長時間工作,突然出現頭暈胸悶、高熱汗出、面紅目赤等症狀,這時需要補水散熱降溫,及時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解暑藥,並多喝些淡鹽水,以補充流失的體液。

那麼,如果中陰暑了,又該如何處理呢?覃小蘭說,當大家中陰暑時,出現發熱頭痛、惡寒無汗、肢節疼痛、胸悶不暢、不思飲食等不適。這表示雖然大家的體表熱,但脾胃比較寒,需要「溫暖」。大家可以煲點紅糖生薑水喝,生薑性溫,能溫暖脾胃,又能使消化能力增強,而紅糖的甘味也能養脾胃。

要提醒的是,大家製作紅糖薑水時應該使用新鮮的生薑,別使用乾薑(薑的根莖的乾燥品),因為兩者的性質有差異,乾薑雖性溫,但卻不能把溫性散發至全身,給養身體其他部位。

天熱食慾變差,如果你有口淡沒胃口,睡覺流口水等問題,則屬於中醫所稱的「胃寒」之症,也可以喝紅糖薑水,增進食慾。

此外,從生活上預防中陰暑更為重要。大家不能過度貪涼,避免滿身大汗吹空調下水游泳,大口大口地灌冰飲料等等。這才是預防陰中暑的根本。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燃燒脂肪課程:走路

開始吧,你可以在你實行課程當中隨時對你的課程做些微調。自然地,就能逐漸的瞄準目標並且正中靶心。不過,最好是直接就開始射擊,再逐漸地調整你的準心(逐漸逼近目標),這好過你完全都不射擊(只是一直瞄準都不開槍,不開始實行課程)。

好,你現在決定擺脫恐懼的心理,開始逐步向前邁進並且開始訓練。恭喜你!接下來呢?你如何選擇哪種有氧運動呢?是階梯有氧、Tae Bo、Lifecycle、瑜珈、Kickboxing、Elliptical machine、慢跑、還是游泳…?

什麼都好,有動總比不動好,所以,請你停止太多的考慮(過度的分析),別想太多:只要選擇隨便一種並且去做就對了。如果你還是難以決定,那麼這裡有個最簡單,最容易,最能保證初學者能夠成功地開始減脂課程的方法。那就是:走路!

理由是:
走路不需要任何設備器材。
走路不需要任何運動技術和知識。
每個人都會,而且不需要經驗。
隨時隨地都可以做。
走路很安全。

基於以上理由,走路絕對是最好的開始。然而,隨著你的狀況改變,你將來必須漸漸跟著向上調整你的運動強度以適應較高的健身水平。『為健康而走』、『為減脂而走』這兩種情況有很大的差別。即使只是10或15分鐘的短時間走路對健康也是有幫助的。可是如果你想要讓走路成為一種有效率的、能燃燒脂肪的運動,你應該至少走30分鐘以上才行。輕快迅速的上坡行走(或有坡度的踩腳踏車)是種對每個人都很好的訓練。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初學者該如何減脂

開始吧-不要懷疑!

對於減脂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許多人(閱讀這些方法以後)更感到困惑,而且他們什麼也沒做(不知道該做什麼)!他們看過27種減肥的方法,34種有氧的方法,101種舉重和79種飲用補給品的方法。可是他們卻毫無頭緒該要怎麼開始?

你的腦袋裝進太多的資訊,好像頭殼要爆開一樣,可是這時候你什麼也不能做(不知道該怎麼做)。你就好像一隻卡在車頭燈裡面的鹿一樣--搞不清楚方向。這情況是不是聽來很熟悉?這時候你該做的事,最重要的就是『開始行動』。立即開始你的課程,並規劃。一開始,最好能夠得到其他人的指導或者找個教練。

事實上,減脂並沒那麼困難。

以運動生理學來看,你並不需要有哲學博士的學位,就能瞭解『運動比沒運動好』。你不需要有營養學、生物化學方面的天資,就知道一顆蘋果比爆米花好。讓身體纖瘦(低脂肪)非常簡單:就是運動。

吃健康的食物,吃的少一點。這不都是常識嗎?那,到底是什麼讓你止步不前呢?什麼原因讓你動彈不得?

如果你的原因跟大多數人一樣,那令你卻步的原因就是『害怕』。你怕做錯,你選擇什麼也不做,總好過犯錯或看來像個笨蛋。

你必須瞭解的是,人們所做的事情,不管做的多或少,其中都有恐懼的心理。這兩者間的差異,在於後者因感到恐懼而不敢動,而前者雖感到恐懼但是不論如何都會去嘗試。

減脂的基本原則包括:
1.有氧
2.重量訓練
3.燃燒更多的熱量
4.少量多餐(一天五~六小餐,少量),一餐也不能省。
5.少吃高脂肪的食物,但仍必須包括少量攝取好的脂肪。
6.吃自然食物,避免精緻調理、加工過的食品。
7.多吃(複雜)碳水化合物,水果和蔬菜。
8.每餐包含瘦肉蛋白(lean proteins)。
9.積極樂觀的想:想像你自己成為你所想要的模樣。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腰圍過粗 當心「小中風」!

國人10大死因當中,中風位居第3名,20~50%的腦中風患者曾經發生過小中風,而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就可能出現小中風,醫師提醒,少油少糖少鹽加上多運動,才能早日遠離中風。

量一量腰圍,安全範圍之內,過關!57歲的陳先生,天天都要這樣做,再不注意,又離中風越來越近,最愛大口吃肉的他,哪顧得了腰圍數字,直到某天講話大舌頭,送醫之後才發現中風,在那之前,他早就歷經2次小中風。

醫師提醒,腰圍過粗,跟小中風有很大的關係,根據統計,國內有40%國人腰圍超標,腰太粗的70%男性和60%女性,都有血壓異常的狀況,都是小中風的高危險群,這些人發生中風機率比一般人來得高,40歲以上腰圍超標的民眾得特別注意。

醫師提醒,男性腰圍別超過90公分,女性別超過80公分,遠離高熱量、油炸食物,少油少糖少鹽多運動,才能跟中風說掰掰,永保安康。

腰粗不是福 運將減重防中風

計程車司機陳先生某天突然大舌頭,他把車開到醫院,一走進就昏死過去,清醒後才知自己先後3次小中風,嚇得他趕快減肥瘦腰,服藥控制高血壓,以免下次大中風害人又害己。

陳先生說,他每天開車超過10小時,根本沒空下車走動,又餐餐外食,吃自助餐時一定從炸排骨吃起,吃得又快又猛,不知不覺,腰圍快40吋(近100公分),卻沒想過量血壓看看是否正常。

2年前的某天,陳先生講話大舌頭,他本以為跟前2次一樣會自動好轉,不料愈來愈嚴重,客人聽不懂他講話。等到他在醫院醒來後,醫師警告,他先後有3次小中風,這才知道3次的大舌頭是小中風發作症狀。

衛生署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指出,2到5成中風患者曾有口齒不清、暈眩、視力模糊、半側發麻等小中風症狀,小中風是腦部暫時缺氧,不會造成腦部永久傷害,然而置之不理,下次可能是真的中風,留下偏癱等後遺症。

祝年豐說,腰圍超過1公分,小中風機率增加2%,去年便利商店社區篩檢逾萬人,發現腰圍超標者,男性近7成血壓異常,女性近6成,凡是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近35.5吋)、女性超過80公分(近31.5吋),就該想辦法減重瘦腰。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營養師蔡玲貞說,每多吃7700大卡,就會胖1公斤,每天吃2個雞腿便當的人,1個月就會多吃2萬大卡的熱量,吃胖3公斤;每天吃1個糯米飯糰,1個月就多吃5000大卡,也會吃胖0.8公斤。

蔡玲貞說,外食處處是熱量陷阱,忙碌的上班外食族可把握細嚼慢嚥、先喝湯吃菜再吃飯的順序,增加飽食感,餐用吃水果止饑,選擇低脂高纖多蔬果的飲食,運動分段做、累積算,維持身體健康。

陳先生在小中風後,開始服藥控制高血壓,吃飯時燙青菜配清湯麵,不吃炸排骨,改吃白切肉或滷排,現在血壓收縮壓控制130毫米汞柱,腰圍90公分,不曾再小中風。

腰圍超標者血壓7成異常 要控制飲食

高血壓首度擠進國人十大死因,國健局副局長孔憲蘭今天對此表示,這與國人肥胖盛行率、飲食習慣和運動量不足都有關係,目前已號召健康吃、多運動等活動,提醒民眾都能注意;台北醫學大學署立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醫師祝年豐則提醒,40歲以上腰圍超標者,近7成有血壓異常問題,應維持保健習慣和控制腰圍。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蔡玲貞營養師建議,國人日常飲食中若都能選擇「低糖」、「低脂」、「低卡」的3低飲食習慣,就能控制腰圍不超標,進而減少小中風發生機率。

對於高血壓擠進十大死因的原因,孔憲蘭解釋說,由於國人的生活形態改變,肥胖盛行率增加,18歲以上男性肥胖率高達51%,女性則有37%,還有攝取食鹽過量,但運動量不足等問題。

「只有三成的高血壓病人,能控制血壓在140 mmHg~90 mmHg間。」孔憲蘭強調,國健局已透過各項活動,呼籲民眾控制體重,同時提供成人高血壓健檢和服務,還有糖尿病患者也容易發生血壓高情形,已建置共同照護網,希望能夠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根據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第二屆「社區健康小站」統計,發現四成的國人有腰圍超標問題!其中有近6成(59%)腰圍超標的女性,以及近7成(69%)腰圍超標的男性都有血壓異常的症狀。

祝年豐就特別提醒40歲以上國人,更要特別注意腰圍超標帶來的健康威脅,並透過定期測量維持腰圍,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只要避免腰圍超標,就能遠離小中風。

以外食上班族常購買的便當為例,選擇一般市面上的雞腿便當,每天以兩餐計算,相較於選擇3低飲食輕食便當的族群,連續一個月就等於多吃進24000大卡,相當於43根油條,1個月下來體重就會增加3公斤。營養師提醒,上班族若想維持體態與健康,就要從注重日常生活飲食做起。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幼兒拉肚子時,可以吃什麼?(兒科醫學會提供)

引起細菌性腸炎之主要部位是在大腸,由於大腸並非分泌乳糖酵素之主要部位,所以大部份病兒並不至於發生乳糖酵素缺乏的問題,也就是說不必立即更換平常喝的奶粉。只要把奶水暫時沖淡一點,減少腸道的滲透壓,讓水分不致流失過多。另外,多注意水分及電解質平衡,幾天內大多可自然恢復。

由病毒造成的腸炎,發作部位主要在小腸,小腸是分泌乳糖酵素的地方,因此在流行期,且診斷為病毒性腸炎時,病兒可以立即改吃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如此腸道痊癒可能會較快些。

喝母乳的小兒,較少有腸炎情況,如萬一有腹瀉,原則上仍可繼續喝母乳。

對年齡稍大,已不須以奶為主食的小兒,應暫停喝奶兩三天,另一方面飲食以清淡甚至以米湯開始,少吃油膩、太甜的食物或飲料。幼兒在禁食過久或只喝米湯後,長期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所以要及早由醫師指導,使用合適的配方奶粉。

在初期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後,較大的病兒可吃稀飯、麥粉、白土司、饅頭,佐以不油膩的素菜。水果則可吃芭樂、蘋果、香蕉。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漫談幼兒便祕

不論是在小兒腸胃科門診或健兒門診中,每天總要面對不少家長詢問寶寶便祕的問題:「寶寶兩三天才解一次便,腸子是不是有問題?要不要檢查一下腸子?要吃整腸藥嗎?吃八寶粉有用嗎?」「寶寶大便像羊大便,一小顆一小顆,而且硬硬的,常常帶有血絲,是否為腸胃出血?」「醫師,上次拉肚子你說把奶粉沖淡,現在便祕,我把奶粉泡濃怎麼沒有改善呢?」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怎樣才是正常的糞便。

怎樣的便便才算正常?

怎樣的便便才算正常?在醫學上並沒有標準。新生兒出生後的第一次便便稱為胎便,為墨綠色黏便,其中含有胎兒胃腸道表皮細胞、胎毛、胎脂殘屑及羊水,胎便會持續2~3天,胎便之後會有轉形便,開始變黃及略微帶水。若寶寶是哺餵母乳的,則大便會變得較稀水,次數亦較多,明顯者可能吃一餐解一次,這與嬰兒腸胃生理功能「胃-大腸反射」動作有關。若寶寶是吃嬰兒配方奶粉,則大便會較軟硬,次數亦較少。市面上有林林總總的奶粉牌子,嬰兒哺餵各廠牌後的便便情況均有些出入,這和奶粉成分差異有關,當然更和寶寶本身的腸胃特性有關。

何謂便祕?

對嬰幼兒和兒童來說,便祕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但似乎不受到家長特別重視,往往等到病情嚴重時才顯得焦急,到處求醫。據估計,在小兒腸胃科的門診中,有10~25%的小朋友有排便困難現象。
便祕泛指大便質地變硬或次數減少,如數天才解便一次且排便困難。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一為次數正常(如一天一次)但大便很堅硬;另一種為大便少量但很久才一次。臨床上大便的堅硬度比次數頻密度來得重要。慢性便祕在成人的定義為一星期內排便次數少於3次且為硬便,或排便困難且持續4~6星期以上者。在小兒科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只要有硬便習慣或造成排便困難甚至肛裂者,均要加以重視並及早處理。

什麼原因會造成寶寶便祕?

便祕其實只是一種臨床症狀,它可能是很多種疾病的臨床表現,如硬皮症、紅斑性狼瘡、肌肉張力不全、皮肌炎、巨大結腸症、甲狀腺或副甲狀腺低下、維他命D過量、高血鈣、低血鉀、腦瘤、慢性假腸阻塞,或是精神異常、智能不足等,或因服用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如利尿劑、制酸劑(含鈣、鋁胃藥)、抗組織胺、抗副交感神經藥物、抗憂鬱藥物、止瀉藥、非類固醇消炎藥等。另外,寶寶的飲食習慣、本身的大腸構造和功能亦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便祕是找不出原因的。所以臨床醫師在處理寶寶便祕的時候,一定會注意是否有其他的疾病,或寶寶有無服用藥物,當然也包括中藥。筆者曾發現寶寶長期服用八寶粉造成便祕的鉛中毒現象,家長不可不慎。

便祕的診斷性檢查

臨床醫師在面對一個常便祕的寶寶時,最重要的是嘗試找出其便祕的真正原因,畢竟會造成便祕的原因非常多,另外要詢問有無長期使用藥物的病史。所以,除了要詳細詢問其排便情形,包括次數、堅硬度、發病年齡、發病多久等。還要加上確實的身體檢查,包括腹部(看有無腫瘤)、肛門(有無肛裂)、脊椎檢查(有無脊髓疾病)等。必要時可以安排腹部超音波、大腸X光攝影、肛門壓力檢查,甚至會診外科作病理切片檢查,以排除先天性巨結腸症的可能。先天性巨結腸症為先天性大腸神經缺乏,導致腸蠕動受到影響,為嬰幼兒病理性便祕最重要的原因,若未加適當的處理,寶寶往往會生長遲緩、營養不良,甚至有生命的危險。

便祕的處置

其實,寶寶便祕大部分找不出原因,並且多半屬於功能性的問題,且和本身大腸蠕動及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臨床上主要以飲食指導為治療原則,若有必要則再加上藥物治療。
前面提到寶寶哺育母乳,其大便大部分較稀水,且次數也較多次,但量不多,因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而且消化吸收完全,鮮有便祕或硬便的情形發生,且母乳除含有豐富營養素外,還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乳酸鐵和很多目前醫學上還未發現的好處。能夠哺育母乳的寶寶的確是最幸福的,且腸胃問題也較少,家長更不用擔心便祕的問題。
如果沒辦法哺育母乳,一定要用嬰兒配方奶粉時,若寶寶還沒有滿3個月就便祕,家長要先確定奶粉沖泡是否依照罐上標示,在門診中發現很多是因為奶粉沖泡太濃,水分不足而導致便祕。另外,家長亦可在兩餐之間添加葡萄糖水,將5公克葡萄糖泡成100 c.c.,每次喝30~50 c.c.或偶爾用肛表(溫度計)沾凡士林輕輕刺激肛門,但切勿養成習慣,以免造成依賴性。
若以上處置效果不彰,可以嘗試更換奶粉牌子,有些研究顯示高蛋白質配方或許是導致便祕的原因,家長可選擇蛋白質含量較適中的奶粉,或選擇添加寡糖、含玉米糖漿(低乳糖)的配方奶粉等,或許會有所幫助。至於奶粉的選擇可以請教小兒科醫師。
對於3個月以上的嬰兒,便祕的處理則較簡單,大部分經添加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副食品後均會有所改善,水果中以含有大量果糖的黑棗汁效果最好,另外如柳橙、李子、番茄、木瓜、水梨、草莓、葡萄、梅子、葡萄柚、奇異果等,均是不錯的選擇。此外,要避免攝取蘋果、香蕉、柿子和芭樂,也不宜攝食過多富含脂肪(如煎炸食物、乳酪)和澱粉類(如馬鈴薯、地瓜)食物。對於1歲以上幼兒亦可添加蜂蜜水。
若經過飲食指導或更換奶粉處理後,便祕情形仍未改善,則一定要請小兒科醫師作詳細檢查及處理,必要時醫師可以處方一些藥物來幫助寶寶改善便祕。目前臨床上改善便祕的藥物非常多種,包括溼劑及表面張力劑、潤滑劑、大便形成劑、鹽類瀉劑、高滲透壓性瀉劑、刺激性瀉劑、蠕動促進劑等。其中有些長期使用會有習慣性及依賴性,甚至會造成神經細胞退化之副作用,家長切勿貿然自行購買,應該由醫師處方,以策安全。

坊間有哪些處理便祕的錯誤觀念?會造成什麼嚴重結果?

前面提到,便祕的確非常普遍,但是很多家長並不十分重視,而且大多以傳統的觀念或坊間流傳的方式來處理,其中不少是錯誤觀念,有些甚至會有嚴重的後果。以下介紹幾個錯誤的便祕處理觀念,父母應特別當心:奶粉泡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坊間普遍存在便祕時要把奶粉泡濃的說法,不只是家長有這些想法,就連不少醫護人員也是這樣「教導」家長。正如前面所提,有些家長認為:拉肚子要沖淡奶粉,便祕時「理所當然」要泡濃才對!首先要知道腹瀉時把奶粉沖淡的目的是方便消化吸收,因某些消化酵素(如乳糖酵素)缺乏,導致難以消化正常全濃度的奶粉,故要稀釋。但如果把奶粉泡濃,因為沒有相對足夠的消化酵素,將會造成消化吸收不完全,而消化不完全長期下來則會導致營養不良。另外,奶粉太濃會造成高蛋白質量、高電解質、高滲透壓、高腎臟溶質負荷,對還沒發育成熟的嬰幼兒腎臟來說,的確是一種沉重的負擔。高滲透壓亦會造成腸胃道「滲透壓性腹瀉」,會使大量水分進入大腸,長期下來會有脫水、高血鈉、高血鉀等併發症,家長不可輕視。

習慣性灌腸通便

不少家長遇到寶寶便祕或兩三天不解便時,就自行到藥房買灌腸劑給寶寶通便,更有家長用水龍頭的自來水來通便,久而久之,寶寶肛門括約肌會缺乏自主性,要依賴通便才能夠解便,且某些藥物長期使用會造成大腸神經細胞退化,形成惡性循環,以後再求醫治療便會非常棘手。另外,用自來水灌腸是非常危險的動作,除了會有大腸穿孔之虞外(壓力不當),更會有水中毒的危險,因為體內會吸收過多水分,造成低鈉性痙攣,最後會造成腦水腫昏迷,十分嚴重。

亂服中藥、成藥

前面所提的通便藥物有些會有副作用,家長不可自行購買濫用。另外,坊間常以八寶粉作為整腸藥物,但有些八寶粉中的鉛含量過高,易造成鉛中毒意外,且鉛這種重金屬亦會造成便祕,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讓寶寶亂服中藥及成藥。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不老力:百歲人瑞都在用的長生祕方

1 飯後不宜馬上散步:吃完飯,胃部正處於充盈的狀態,若在此時立刻散步會引起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中去,這樣便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胃腸,容易延緩消化液的分泌,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年長者可在飯後三十分鐘再出門散步。

2 散步不等於遛彎:年長者散步時若隨意走走停停,會因運動量太小而達不到有氧代謝,無法達到鍛鍊的效果。身體健康的年長者,每週要散步五次,每次走三千公尺,每次運動時間不要超過三十分鐘。散步時,保持呼吸順暢,可以稍微出點汗,這樣就能達到鍛鍊效果。

3 年長者不要在日出前出門散步:因為早晨太陽未出來前氣溫低、濕氣重,空氣中的污染物不易擴散,此時空氣不清新,最好不要出門散步。

4 散步要選擇含氧量高之處:人在運動時需要較多的氧氣,因此年長者散步最好選擇庭院等空曠處,或者公園深處靠近水面的地方,因為那裡的空氣清新,含氧量較高。

5 夏季宜在傍晚時散步: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運動時體溫便會急劇升高,若短時間內身體無法透通過大量流汗散熱,便會中暑。而年長者體質稍弱,運動更易發生中暑的現象,所以年長者夏季最好在傍晚時散步,並隨身攜帶中暑藥物。

6 冬季散步首重保暖:年長者體質較弱,體溫調節能力差,因此冬季散步時,要注意防寒保暖,最好戴上能夠護住脖子和後腦的帽子,並戴上護膝等。

7 患病年長者帶藥救命:患有慢性疾病的年長者,散步時最好隨身攜帶急救藥品,並盡量結伴同行,以防不測。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熱水泡腳 勝過服食補藥

氣血是構成機體的基本物質,而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路。人體的氣血只有依靠經絡的溝通,才能布散到各臟腑組織器官發揮作用,而各臟腑經絡也必須依賴氣血的溫煦濡養,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

人體經絡中的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裡經脈的連接而逐經相傳,構成了一個循環灌注的系統。氣血通過經脈可內至臟腑,外達肌表,營運全身,構成十二經脈的氣血流注,即十二經脈的流注。

經脈中運行的氣血,是由脾胃水穀精氣所化,經脈在脾胃受氣後,上佈於肺。因此,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順次傳至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最後再回到手太陰肺經。人體十二經脈中的六條都經過足部。足是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的起始點,又是足三陽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陽膀胱經)的終止點。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身體的各個腑臟、器官和四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對某個組織部位施加作用會影響到其他臟腑器官。因此,用熱水泡腳,通過溫暖雙足、解表散寒,可促進全身氣血在經絡中的運行,舒經活絡,溫煦腑臟,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祛除病邪的目的。

泡腳的熱水溫度要適中,一般以攝氏三十八至四十三度為宜。水溫過高會灼傷皮膚,而且也不利於人體熱量的散發,容易導致虛脫;水溫過低會使血管收縮,也對健康不利。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烹飪小秘笈 ﹡ 水果

﹡買回來的水果不夠熟?

將未熟的水果放在有小洞的塑膠袋封好,懸掛在陰涼處,有助水果催熟。

﹡切片的蘋果、梨子會變色怎麼辦?

將已切片的蘋果、梨子放在鹽水中5分鐘,再用清水沖淨即可;若是切口塗層檸檬汁, 或淋果糖,也有同樣功效。

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年長者多吃橄欖油 少中風

法國最新研究發現,橄欖油可幫助年長者預防中風。在年輕、中壯年時期,若平常飲食含有豐富橄欖油,老年中風風險約可下降三分之一。而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常在烹飪、吃沙拉、吃麵包時添加橄欖油,中風機率也會減少百分之四十一。

橄欖油除了可降低中風風險,也可幫助減少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問題。
在台灣,根據衛生署資料統計,每年腦中風患者人數約有六萬八千人。腦中風發生原因主要是因大腦血流受阻或腦出血,使細胞無法獲得氧氣、養分,當腦細胞受損、死亡,很可能造成癱瘓、語言能力喪失、視力模糊,嚴重甚至會致死。

研究人員認為,橄欖油有助疏通動脈血流,保護心臟健康。這項研究近日發表於美國神經醫學會出版的「神經學」期刊。研究人員分析七千六百二十五位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的就醫紀錄,並比對年長者使用橄欖油的頻率,研究追蹤時間達五年。

研究作者西西莉亞‧莎米耶裡博士(Cecilia Samieri)表示,中風常發生於年長族群,新的飲食建議應增列橄欖油,橄欖油往往不會很貴,且容易取得,從研究數據來看,橄欖油更可幫助六十五歲年長者預防中風發生。研究顯示,規律使用橄欖油烹飪、做沙拉醬、沾醬的人中風風險比一般人減少五分之二。

老人長期攝取橄欖油 中風風險少四成
食用大量蔬果、雜糧、橄欖油與魚類的地中海飲食法,可降低心臟病風險,已得到醫學證實,法國權威研究機構十五日更發表報告指出,銀髮族若長期攝取橄欖油,中風風險比不攝取者減少超過四○%。

法國「國家衛生及醫學研究院」(INSERM)團隊追蹤七六二五位六十五歲以上銀髮族食用橄欖油的習慣,並依橄欖油攝取量分級,以橄欖油烹調、用來調味並塗麵包者為重度使用組,其次為中度使用、完全不食用。

追蹤五年後,有一四八人中風,但重度使用族群的每年中風率僅○.三%,低於中度使用者的○.四%和非使用者的○.五%。納入飲食習慣、運動量,體重等可能中風的風險因子分析後,重度使用組比完全不使用組的中風風險減少四十一%。

INSERM研究團隊領導人薩梅裡博士在刊登於美國《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報告中指出:「這代表攝取大量橄欖油,對老年人的中風風險會產生保護作用。」

由於橄欖油中含大量油酸(Oleic Acid),研究人員另外抽取一千二百多位銀髮族的血液樣本,測量其中油酸濃度,濃度最高的一組,中風風險比最低者減少七三%。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進食要有序 吃錯了反而容易胖

很多人認為自己是「易胖體質」,沒吃多少東西、卻胖得比別人快。當你有這種感覺的時候,與其哀怨爸媽給了你易胖基因,不如先檢視一下,你吃飯的時候,通常先吃哪一道?你的進食順序,是不是已經落入了容易發胖的陷阱?

甚麼是容易發胖的進食順序?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說,台灣人在餐桌上,很習慣先吃一口飯、然後再配一些魚、肉,再吃幾口飯,然後夾些菜。吃飽了飯,最後才來喝湯。

可是,這樣的進食順序,不論是從「熱量密度」或是從「內分泌」來看,對於一個想要減重的人來說,都非常不利。

想減重 應先喝湯再吃青菜

甚麼是熱量密度?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助理教授吳映蓉指出,熱量密度指的是每單位重量食物所含的熱量。也就是說,吃了同樣重量的食物,若吃到熱量密度比較高的,得到的熱量也會比較高。

對於想要減重的人來說,吳映蓉認為,理想的進食順序,應該是從熱量密度低的食物先吃,密度越高、放越後面。簡單的說,先喝湯(當然,濃湯不算),再吃青菜,讓肚子塞半飽,之後開始吃飯、配一些肉。這樣子,同樣可以吃飽,卻比較不會吃入過多熱量。

至於熱量密度該如何判斷?簡單的說,清湯、蔬菜較低,米飯、肉類相對高。越精緻的東西,熱量密度越高;油脂含量越多,熱量密度越高。

最後再吃飯 最好是糙米飯

除了考慮熱量密度,想要控制食慾、讓自己沒那麼餓,進食的順序也要同時考慮食物對內分泌的影響。

如果一開始,就先扒了一堆飯或是米麵澱粉類製品,不僅容易吃下過多的熱量,且這些精緻的米食吃下去,血糖很容易快速上升,就會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

吳映蓉指出,胰島素大量分泌,可以降血糖,卻也容易讓體內的脂肪堆積。也因此,吃完蔬菜後,不妨先吃肉或是其他蛋白質食物,最後再吃飯,而且最好是糙米飯。這樣血糖上升得不會那麼快,脂肪也不容易堆積。

最後才吃水果,因為水果甜度高,且裡面含的都是容易吸收的單糖,若是空腹吃,也容易刺激血糖快速上升,並不利於減重。

至於甜點這類又甜、熱量密度又高的食物,減重時最好是遠離,如果要吃,順序也一定放在最後。

學幾招!高熱量密度食物不下肚

食物熱量密度指的是單位重量食物所含的卡路里。要遠離高熱量密度食品,首先要知道,高脂肪食物的熱量密度通常比較高、不宜多吃。另外一個要謹記在心的就是,水份含量比較高、纖維質比較豐富的食物,通常熱量密度比較低。

例如,葡萄和葡萄乾,都是葡萄,但是兩杯新鮮葡萄,脫水之後,大約只能作成四分之一杯葡萄乾,這兩樣食品份量差了八倍,吃起來的飽足感差很多,但提供的熱量卻完全相同,纖維質也一樣多。也就是說,因為食物裡面的水分並不會提供熱量,多水的食物因此特別具有飽足感高、熱量相對低的好處。

烹調的時候,只要稍微做些小動作,也可以讓食物的熱量密度瞬間下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撇油。不論是燉菜、還是湯,試著把上面的浮油撈掉,熱量密度就會低很多。多使用燉煮、涼拌、蒸、燙等方式烹調。

另外,別被食品標示騙了。我國食品標示尚未統一,標示熱量的方式不一定完全一樣。有些廠商標示的是每份食物所提供的熱量,有些廠商標示的是,每百公克食物所提供的熱量。如果誤以為食品標示上的熱量就是一整包的熱量,很容易就被騙了。若從食品標示發現每百公克食品提供的熱量超過四百大卡,顯示其中一定含有不少油脂,這類超高熱量密度食品,建議想要減肥的人最好少碰。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國人10大死因 多與肥胖有關

衛生署公佈民國99年國人10大死因,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事故傷害等,值得注意的是,10大死因中,有6項都與肥胖有關。

衛生署公佈國人10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28.4%)、心臟疾病(10.8%)、腦血管疾病(7.0%)、肺炎(6.2%)、糖尿病 (5.7%)、事故傷害(4.6%)、慢性下呼吸道疾病(3.6%)、慢性肝病及肝硬化(3.4%)、高血壓性疾病(2.9%)及腎炎、腎症候群、腎性病 變(2.8%)。

根據統計,99年每3分38秒有1人死亡,比98年的3分42秒縮短;99年每12分48秒有1人死於惡性腫瘤,98年則為每13分10秒;99年每33分32秒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且每51分52秒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

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在記者會表示,99年國人死亡人數共14萬4709人,根據內政部初步估計,國人平均餘命男性為76.2歲,女性為82.7歲,分別比98年增加0.1歲與0.3歲。

黃旭明說,99年10大主要死因死亡率比98年增加的只有肺炎及高血壓性疾病,分別增加1.2%與6.1%,其餘減少,其中以事故傷害減少11.9%最為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99年國人自殺死亡人數3889人,死亡率比98年減少6.1%,居國人主要死因第11位,也是從86年起,自殺首次未列入10大主要死因。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表示,在10大死因中,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病6項都與肥胖有關。

孔憲蘭說,以高血壓來說,每天的食鹽攝取若能控制在6公克以內,血壓可以下降2到8毫米汞柱;體重減低10%,則可下降6毫米汞柱。

另外,衛生署也不斷推出減重活動,希望民眾透過聰明吃、快樂動,控制體重,確保健康。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瞭解如何煮素食,吃素食。

吃素比吃肉健康,但前提是,你瞭解如何吃正確的素食。否則你不但不能健康,不能益壽延年,大概還比吃肉的人,容易早死。首先要知道:所有的各種豆子類,都有抗營養因子存在,經過煮熟後,才會消失。所以一切豆類都必須煮熟才能食用。廚師做菜,豆類(包括青豆、黃豆芽等等)一定要先汆燙,再煮熟。豆子不可是脆脆的口惑。(要全熟軟化)例如:黃豆有很高的抗胰蛋白質酵素,豆漿要至少要連續煮沸四次,就是煮一次加一次水,再煮,如此四次才能食用。亂煮豆漿會生病、拉肚子的。

吃素的時候注意:

少吃加工食品,常吃天然的青菜,水果,豆類,米食。素食中,蛋白質的攝取,一定要配對進行。因為所有的天然素食,都是不完全蛋白質。要是經過配對,會轉換成比肉類更優良的完全蛋白質,幫助身體活得健康長壽。例如: {豆類+穀類} ,{豆類+穀類+麵食類},{奶類+麵食類}。這配對的 { } 內的東西,一定要在同一餐中,一起吃下去。

為什麼呢?例如:黃豆有很高營養,但缺乏甲硫胺基酸。互補為芝麻。吃純素的人,一大杯500cc的豆漿,只須要配合七顆芝麻即足夠了。那只是一小口燒餅上的芝麻而已。多吃的會增加身體負擔。

(注意:有吃蛋吃肉的人,不要用互補式的吃法。由蛋肉類取得的蛋白質,通常已超過你每日所需量。過量營養,是造成一切現代病的病因。)在人類的文明裡,凡是這樣正確吃主食的民族,都能存活下來。因為古時新鮮肉類,難以取得、保存,所以素食蛋白質,必須占人類飲食的大部分。

正確飲食的例子:
  • 吃豆腐配飯{豆類+穀類}的東方人。
  • 吃味噌湯配飯{豆類+穀類},豆皮壽司{豆類+穀類}的日本人。
  • 吃麻醬麵{豆類+穀類+麵食類},豆漿燒餅油條{豆類+穀類+麵食類}的華人。
  • 吃咖哩豆子飯{豆類+穀類}的印度人。
  • 豆子飯{豆類+穀類}非洲人。
  • 吃比薩{奶類+麵食類}、義大麵{奶類+麵食類}的義大利人。
  • 吃牛奶餅乾{奶類+麵食類},吃奶油麵包{奶類+麵食類},起司三明治{奶類+麵食類}的西方人…等等。
另外,玉米與青豆是絕配,可以互補。玉米缺乏離胺酸(以玉米為主食,會產生癩皮病),青豆含離胺酸。所以在中西文化中,常常見到玉米、青豆、胡蘿蔔在一起所煮的炒飯,或肉邊配菜。因為它的高營養價值,這也是最常見的冷凍蔬菜。

吃東西是一門學問。

吃素更應該學習看書,瞭解如何吃素,才是正確的,而不是一味的吃醬瓜(加工食品)、麵筋(加工的100%蛋白質)。或是注重口味,常常吃外面餐館(大部分是加工食品)。

或是以為吃素的人須要多一點營養,可以大吃補品(如營養食品,或高度加工的奶類、起司等,或吃過量的豆類種子類,沈積過多蛋白質),造成身體負荷過重,排毒不易,提早駕鶴西歸。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冷氣濾網不清易誘發氣喘

天氣越來越炎熱,冷氣也越開越兇。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羽田表示,冷氣濾網若不常清理,可能導致空氣中的過敏原增多,容易誘發氣喘等呼吸道疾病。

澳洲維州工會聯合會網站提醒,空調設備若不佳,可能造成肺部、呼吸道問題,患者容易出現流鼻水、鼻塞、咳嗽、喉嚨痛等症狀。空調設備效能不彰,也會引發病毒、細菌反應,增加感冒、退伍軍人症等疾病風險。此外,室內空調、冷氣的濾網一旦塞住,也可能誘發過敏症狀,過敏患者會出現鼻子癢、淚水流不停、呼吸急促等症狀。

曾羽田醫師指出,冷氣濾網不常清理容易造成氣喘發作,此外,室內溫度過低導致室內外溫差過大,也容易誘發氣喘,建議室內外溫差維持攝氏三到五度C,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比較不會損害健康。且冷氣氣溫過低,也會讓人容易感冒。特別是年長者、小孩、免疫力較差者要特別留意,曾羽田醫師叮嚀,晚上冷氣盡快不要吹整晚,可以設定時,以免整晚冷氣吹下來,早上起來容易流鼻水。

氣喘難纏少碰薑母鴨、麻油雞

有氣喘毛病的人,有些食物最好不要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廖桂聲表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民眾對於難纏的氣喘,往往會用薑母鴨或麻油雞等熱性食物,作為氣喘患者的最佳補品,由此可見民眾把氣喘當作寒症,這種觀念不太對,因為氣喘其實是屬於熱證。

廖桂聲醫師指出,氣喘是一種呼吸道的慢性疾病,有許多因素會誘發氣喘發作,氣喘可依其輕重程度,大致上可分成輕度間些性氣喘、輕度持續性氣喘、中度持續性氣喘、嚴重持續性氣喘等四種,一般而言,氣喘是支氣管過度發炎,以致氣管過度收縮而產生筋攣的現象,患者常有胸口悶痛,呼吸急迫,甚至還有咻咻的的喘鳴聲。

廖桂聲醫師進一步指出,一般西醫會給氣喘患者服用氣管擴張劑或類固醇之類的藥物,以便達到緩解氣喘的不適症,但有些人會產生手腳顫抖及精神異常興奮等副作用,所以,只是治標而不治本,若過度使用或依賴這些藥物,恐怕裡面蘊含了更大風險。

氣喘的病因,事實上並非是一種寒證,因為這是慢性發炎的氣管,由於急性發作導致氣管筋攣而產生氣喘的情形,所以,氣喘的病因,反而應該說是一種發炎現象,所以屬中醫的熱證,用藥不適合以熱藥為主,以免讓氣管發炎的現象更加地嚴重,進而導致氣喘更惡化,而薑母鴨或麻油雞等熱性食物就不用說,患者不吃或少吃一點比較妥當。

呼吸道疾病易傳染適時遮口鼻為現代禮儀

由於呼吸道疾病多透過傳播管道進行傳染,很容易影響到患者家人或身邊的民眾。對此,署立豐原醫院感控室感控師黃意晴表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多是經由空氣及飛沫等途徑傳遞感染,所以當民眾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狀時,應注意現代禮儀,適時遮口鼻預防傳染給家屬或其他人。

黃意晴舉例指出,例如當患者咳嗽時應用衛生紙遮住口鼻,然後把用過的衛生紙丟進垃圾桶;如果患者可以忍受,建議咳嗽時應戴上口罩;儘可能與別人保持一公尺以上的距離;手部接觸到呼呼道分泌物之後要勤洗手;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應儘量避免到醫院探病。

黃意晴進一步指出,正確配戴、正確使用口罩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有助於防止呼吸道疾病傳染給其他人,例如當患者要戴上口罩時,應注意口罩有顏色的面一般多向外面;口罩應妥善覆蓋住嘴巴和鼻子,如果口罩上方有軟條,應將軟條依鼻形按壓以便降低口罩與臉部的縫隙。

當患者使用口罩時,應避免讓手經常碰觸到口罩,同時在移除口罩後,最好用肥皂和清水把手仔細洗乾淨。一般來說,單一次使用的口罩不能夠重複使用,因此,患者使用後應立即妥善處理棄置比較好。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台灣烏龍茶的沖泡方式與步驟

一、洗壺:

將滾開的熱水倒入壺中、蓋上蓋子,開始準備茶葉。這是一個殺菌的動作、因為離上次泡完已有一段時間、潮濕的壺最容易滋生細菌、所以這個動作很重要。

二、置茶量:

將壺內的熱水倒掉、再置入茶葉,置入量以第三、四泡時、壺蓋仍能輕輕蓋合為原則、讓茶有足夠的伸展空間。烏龍茶的置入量約1/4~1/5即可,因為目前的烏龍茶都很緊結、所以置茶量不用太多。(直條型的茶類約置入1/2左右)

三、沖泡:

水開了之後、將瓦斯關掉、然後衝入開水,蓋妥壺蓋,第一泡約60秒即可倒入茶海內、第二泡因茶葉已開只需約30秒即可倒入茶海內、跟第一泡混合後、再倒給客人喝。等茶海內的茶水剩下半壺時、再沖入第三泡、約40秒可倒出、再倒入茶海中跟剩餘的茶湯充份混合、這樣從頭到尾的茶湯均勻度會比較好。同樣的茶海中的茶湯剩下半壺時、可再沖第四泡、約比第三泡再加10秒、以下以此類推、直至無味。

茶湯倒入茶海後、如果壺蓋一直蓋著、那熱氣一直悶在裡面、會影響茶湯的表現。所以記得將壺蓋掀開、置於旁邊、讓壺中的茶透一點冷空氣、這樣茶會比較好喝。

倒茶時也可從壺嘴流出的茶水顏色來觀察茶湯是否過濃或過淡、如果過淡的話、下一泡就浸久一點、來平均茶湯的濃度。如果過濃當然可以直接加入開水、不過感覺就是有點奇怪就是了。所以下一泡就沖快一點、來中和、是比較好的方式。

四、品飲:
  • 一般
一杯分三口品飲
第一口
品其感覺、直接吞下順順喉、只用直覺來看待
第二口
品其香、吞下後再用鼻子呼氣出來、再次的感覺入喉的茶香
第三口
品滋味、感覺茶在口腔間引起的共鳴~
  • 專業
將少許茶水含於口中、勿吞下~用力吸入空氣、將口中的茶水、充份的打散、讓接觸面積達到最大與最多、這時口中所有的感官細胞、可以充份的來感受香、甜、甘、澀、苦、雜、再慢慢吞下。
這個動作有點像喝湯很大聲的感覺、不過小心別嗆著了。
 
五、修正茶湯:
  • 過濃
可注意一下從壺嘴流出的茶水顏色來觀察茶湯、顏色太深就是過濃可以直接加入開水沒關係、不過下一泡就沖快一點來中和、是比較好的方式。
  • 過淡
下一泡浸久一點再中和、或是下次置茶量再加多即可
  • 茶湯會澀
下次的置茶量可考慮加多一點、出水時間加快一些、讓茶量來補時間的不足。或降低水的溫度、如水滾了就把火關掉、不要讓水一直滾、待水稍冷再開火加溫。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 感冒後9件必做的事 §

感冒是最常見的一種病,感冒到底是怎麼回事、感冒後應該怎麼辦,美國最新研究為我們揭示了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2010年10月發佈的一份《感冒白皮書》,為我們揭露了有關感冒的三個真相。
第一:感冒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綜合症」,有超過100種以上的病毒可能誘發感冒;
第二:一般來說,感冒的症狀會持續一星期,不論服藥與否;
第三:感冒的起點,應該是出現症狀的一天前,此時病毒已經在你的體內駐紮。

更確切地說,感冒病毒會在體內潛伏18─48個小時,然後突然爆發。最早出現的症狀主要包括咽喉腫痛、打噴嚏、鼻塞流涕、身體疲倦。在英文中,由於「感冒」和「寒冷」為同一詞,很多人都覺得感冒是「凍出來的」事實並非如此。

不管你是衣服穿得太少、光腳走在地上還是頭髮沒吹幹就出門,這些都不會導致你感冒──但是會導致抵抗力下降,讓病毒們有機可乘。」美國註冊護理師菲利斯・布朗說,相比之下,乾燥更容易帶來感冒,因為身體黏膜的抗病毒能力會因為缺水而下降。

感冒攻擊每個人的次數也不一樣。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統計,兒童每年會感冒8─10次,上學的孩子會達到12次之多,這不是因為他們抵抗力差,而是因為孩子們關係更親密,病毒傳播的幾率大。相比來說,「冷漠」的成人們每年得感冒2─4次,女性多於男性,30歲左右的女性最易中招,因為她們是照顧孩子的主力軍。年過60以後,感冒次數會減少,平均每年1次。

《感冒白皮書》同時指出,很多人並不知道,感冒其實沒得治。有些人會服用抗生素,其實抗生素根本不能消滅病毒,胡亂吃藥可能會加重病情。感冒藥的主要功效是緩解症狀,讓你感覺好受點、休息好點,但並不能縮短病程。

那麼,究竟哪些事情是感冒後必須做的?美國「健康播報網」認為,以下9件事必不可少。
第一步:找一張床。感冒後,最好給自己找張舒服點的床躺下來。不要想著去上班,也不要強忍著出去聚會、玩樂或者運動。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主任劉又甯說,睡覺就是「最好的感冒藥」,每天一定要保證8小時睡眠。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請假回家休息1─2天,這樣可以少將疾病傳染給他人。

第二步:補點維生素C。不管是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還是吃點富含維C的水果,比如棗、柳丁、獼猴桃、橘子、柚子等,都能起到緩解感冒症狀的作用。一般來說,酸味重的水果維C含量都不少。喝橙汁在補維C的同時,還能消除口腔中的不適感。

第三步:吃塊黑巧克力。它不僅能補充抗氧化劑,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還顯示,其中所含的可哥堿有止咳功效。

第四步:打開加濕器。秋冬季節乾燥的空氣會讓呼吸道感到不適,在床邊或沙發邊放置加濕器,可以讓你呼吸更順暢。使用前,最好徹底清洗一下,以免病毒通過其散播。

第五步:吃流質食物。熱湯和熱粥都是不錯的選擇。幾百年來都流傳著雞湯治感冒的說法,英國學者發現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雞湯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減少咳嗽,而且熱湯和熱粥的蒸汽也有助於緩解鼻塞。

第六步:換個大水杯。保證每天喝2000毫升水,其中有一部分最好是電解質飲料。

第七步:遠離乳製品。劉又寧表示,乳酪等較難消化的乳製品,感冒時最好別吃,但是可以適當喝些牛奶。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喝些優酪乳。

第八步:服用非處方藥。布洛芬、撲熱息痛或止咳糖漿等非處方藥都能減輕感冒的症狀。劉又寧說,雖然這些藥不能抗病毒,但能讓你感覺好受些。

第九步:記得帶口罩,耐心等它過去。你的病需要7天左右才會自行消失。但如果症狀一直持續或急劇惡化,最好去醫院請醫生診斷。

感冒雖然不是大病,但持續不斷的症狀卻讓很多人坐立難安。對此,《感冒白皮書》針對喉痛、咳嗽、鼻塞三大症狀,給出了緩解的小竅門。

喉痛:淡鹽水。將7.5克鹽溶解在250毫升溫水中,緩慢漱口可以緩解咽喉腫痛,每隔6─8小時漱口一次。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漱口水,它們可能會加劇呼吸道乾燥。吞嚥較硬的食物,最好慢些,以免劃傷咽部。如果聲音沙啞,就避免在嘈雜的環境中 說話或大聲叫喊。還可以準備一些含片或噴霧,症狀較重時使用。

咳嗽:止咳糖漿。咳嗽是身體清除外源性物質的一種手段,但劇烈的咳嗽會影響睡眠或導致胸痛。最好的辦法是,在咳嗽劇烈的時候喝點止咳糖漿。

鼻涕:熱蒸汽。擤鼻涕的時候最好使用軟紙巾,這樣可以防止鼻子被蹭破。擤鼻涕切忌太用力,程度的標準是以耳朵聽不到嗡嗡聲為宜,以免對耳膜造成損害。如果鼻涕難以擤出,可以「聞聞」熱蒸汽或薄荷油,或使用滴鼻液。

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車好燙!開對角車窗促對流 3分鐘降10度

天氣越來越熱,很多駕駛都有經驗,艷陽高照,車子停久了,能想像溫度能飆高到幾度嗎?實際作測驗,正下午的2點半,車內溫度顯示36.2度,但短短5分鐘,車內溫度飆到52.2度,溫度上升16度,這時候如果要上車,您會怎樣做?

民眾甲:「先開冷氣吧。」
民眾乙:「先開窗再開冷氣。」
民眾丙:「用正常力量開關車門5次。」

到底要先開窗還是先開冷氣?專家實際作最快速的降溫實驗。

專家:「前方的車窗先降下一半,對角的後車窗也降下一半。」選擇左前右後,或者右前左後斜對角的車窗打開,再搭配冷氣循環,藉著涼空氣把熱風推出,實際測驗後,原本悶熱的車內溫53.7度,只需要3分鐘,降了10度。

除了台灣汽車專家推薦的方式外,日本娛樂節目利用開啟一邊車窗,駕駛人開關另一邊車門,類似手動抽風機的方式,把熱空氣抽出車外,也能順利降溫。

專家說上車先打開冷氣是錯誤的,最快速的方法,是選擇降下左前右後,或者右前左後,斜對角的車窗戶,加上冷氣送風,啟動車子上路,只要3分鐘,就能讓溫度,下降10度。

專家提醒,像這樣可以折射陽光的遮陽墊,效果比深色隔熱板好,花少錢可以做的散熱方式不少,但印象中噴灑酒精降溫,少用為妙,因為酒精低燃點,加上悶熱車廂內擺放這類產品,反而可能造成爆炸危險,夏天降溫要動腦筋,也要安全為上。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去角質凝膠的真相 \ 張麗卿老師

去角質功力超優的去角質凝膠?

帶有酒精味道的去角質凝膠,用的「角質材料」是以酒精溶解的PVA高分子膠。

也就是撕剝型面膜常用的成膜劑。塗擦在皮膚上,當酒精揮發後,只剩下高分子膠膜。因而塗在臉上之後,就開始以指腹按摩全臉,酒精會帶著水分會在幾分鐘內完全揮發,這時「高分子膠屑」也被指腹推出來了,大家都欣喜若狂的認為,這是「角質」。

因為感覺顏色還帶點「髒」,跟想像的老廢角質差不多呢。不否認,高分子膠在臉上搓來搓去,總會多少「沾黏」些皮屑角質。但若說這叫「去角質」,實在還差太遠。最起碼,別認為這些屑屑通通都是角質,角質可沒這麼多好去除喔。

另一種去角質凝膠,是目前網路商店、名佳美、藥粧店等通路去角質凝膠的主流配方。這種配方是以Carbopol類的高分子膠,與陽離子型界面活性劑(Cetrimonium chloride),混合而成的。這兩個成分,放在極酸的溶液中,可以大大的減低 A+B=C的速度,C就是屑屑囉。所以一般酸度都控制在pH3以下,比居家果酸製品還要酸。有些廠商,擔心酸刺激的問題,稍稍的提高一點pH值,可是這就會發生透度不佳的白濁外觀。白濁就是「屑」的分散狀態。「搓」是幫助集中屑屑成堆、是逼出沈澱物。

Carbopol類高分子膠帶陰電性,碰到帶陽電性的Cetrimonium chloride,就會產生化學沈澱物。當酸度高於pH3時,沈澱物就漸漸的析出。所以,當你把去角質凝膠擦在臉上或手上時,慢慢的搓,利用皮膚高於pH3的環境,幫凝膠作中和,所以屑屑就跑出來啦!

加點鹼性物質,自動去角質?

如果你很調皮,不妨左手先用香皂洗淨,再塗上去角質凝膠,因為皮膚剛洗過鹼性肥皂,偏鹼性,幫忙去角質凝膠提高pH值正是時候,保證出屑情況大呼過癮。

一個莫逆之交的大學教授,一次跟著我入工廠去聽我上研發部的課程,才驚訝的知道自己被騙了一二十年。其實,沒機會瞭解真相的消費者,會比知道的人多更多,所以,這種騙人的商品,一時間是斷不了商機的。

用一滴鹼性漂白水與去角質凝膠混合看看,立刻出現白色棉絮呢,這就是騙人的角質呀!

細心的讀者不妨多留意一下,國際級的知名品牌,不會去販賣這種「騙人殘害肌膚」損毀信譽形象的商品。短視近利的廠商,明明清楚明白瞭解,這產品對肌膚有傷害,也根本無法去角質,但就是見不得別人用這樣的手段賺錢,群起傚法,有錢大家搶。

最痛心的是,在台灣年輕人心目中的保養領袖以及最受大眾信任的一群醫師,都大大方方地在自己背書擔綱顧問、總監的網站上,賣起這種去角質凝膠的商品。當我們用力地在輔導協助廠商開拓藍海時,偶而還要聽這些拚命在找生機的小廠老闆冷冷的說「不是他們想不通,非要賺這種錢。你們有些高高在上的醫師老師專家偶像,不也是只要名利嗎?!」

Product vs. Usage(產品與用法的對話)

皮膚上老廢鬆脫的角質,簡單洗臉就可以去除。要去除較紮實較深層的角質,必須用果酸、角質酵素,甚至磨砂顆粒也能有作用。可就是「用黏的」這個方法,不可能達成什麼去角質效用的。

去角質凝膠,大概只能藉著膠在皮膚上滾動時「黏」些髒污吧。要它去角質?別聽那些兼賣產品的專家,硬是說什麼角質帶正電,凝膠帶負電,剛好正負相吸……連粉刺都帶走……鬼話連篇。含酒精的去角質凝膠,是中性膠,也不能去角質,對皮膚的傷害,就看酒精的多少了。

不含酒精的「超酸」去角質凝膠,酸度是有刺激性的化學酸,與使用果酸或維他命C的酸刺激,對肌膚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除了傷害還是傷害,這種商品一無可取。

若刻意塗在手肘內側不洗掉,三十分鐘皮膚即明顯發紅,伴隨著腫與癢。

使用後滑順不乾澀?

或許用過去角質凝膠的讀者會覺得奇怪,因為用後皮膚柔軟滑順呢,又沒有乾澀刺痛等等現象發生。

提醒你,越是用後肌膚柔軟滑順的去角質凝膠,越是用不得。這已充分證明了用的是「不宜接觸肌膚」的陽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呢。衣物柔軟精、潤髮乳用的柔軟去靜電成分,就是這種陽離子型界面活性劑,還是完全相同的喔。

你要知道內衣褲、嬰兒貼身衣物,不要泡柔軟精,要不然穿在細膩的肌膚上,是會引起過敏的。我們瞭解潤髮乳只能潤髮絲不要接觸頭皮,否則頭髮發癢起頭皮屑。我們愛用陽離子界面活性劑,是因為它可以創造柔軟。

因此,直接塗在臉上搓,當然能使肌膚柔軟,但這種溫柔,皮膚難消受啊。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藏不住的「腋味」

每當大熱天擠在人群中、捷運或是公車上時你最怕遇到什麼狀況?相信很多人都會直覺的想到「狐臭」,有狐臭的人常常自己不知道,別人也不好意思說,但這股難聞的異味常使週遭的人退避三舍,雖然有狐臭不是他們所願意的,但卻難免成了人際間的阻礙!它是如何發生的?又該如何治療呢?

其實狐臭是有家族遺傳傾向的,大部分父母親中有一人有狐臭,子女之中就會有罹患狐臭的可能性,它主要好發在青春期之後,與荷爾蒙的分泌也有關連,這也是為何有些醫生建議如果要手術處理,最好等青春期後再處理比較好。

它主要發生在體內幾個主要的大汗腺(頂漿腺)如腋下、外陰部、乳暈處、肚臍等處,當然最普遍常見的還是在腋下,只要有流汗經細菌分解後就會發出難聞的氣味,一年四季都會有味道,只是夏天因為穿著較清涼,容易使味道擴散出來,它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所以也需要根據個人的需求來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預防與治療

1.對於輕微的狐臭,可以用塗抹或噴上止汗劑的方式,通常只要在洗澡後塗抹即可,就可有效的抑止腋下的出汗與狐臭,但必須每天塗抹。

2.若是光使用止汗劑還沒有辦法抑止者,目前很多醫院都有採取口服藥或是局部塗抹抗生素加上止汗劑的方式來治療,但也都是治標,並不能根除。

3.若不想像前述的兩項那麼麻煩,也可以乾脆採用手術的方式一了百了,手術主要就是在兩側的腋下各開一個約2到3公分左右的小洞切除頂漿腺即可。你只需要忍受一到兩週傷口的復原期即可。

4.另一種是方式是內視鏡交感神經切除,利用內視鏡手術將之配上半身汗腺的交感神經切除,它主要是治療手的多汗症的,也會用在有狐臭又有手的多汗症者,不僅治療了狐臭與手汗,上半身也都不會再流汗了,但是很容易出現代償現象,也就是下半身或背部反而會更容易出汗。因為狐臭不只與交感神經有關與荷爾蒙也有關,所以對於狐臭的治療效果也很有限。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下體異味 女老師比率高

夏天炎熱易搔癢染黴菌 病患增加2成

夏季高溫炎熱,常有女性感到下體悶熱、搔癢等不適,一○四市調中心公布針對女性上班族所做調查顯示,常感陰部分泌物過多及有異味者比率最高為老師,常覺下體悶熱不適的以銀行員比率最高,常有搔癢感者以業務員最多。醫師建議,夏季時女性應穿輕薄質料的裙褲,避免陰部因悶熱孳生黴菌,並多喝水,以利細菌從體內排出。

行業調查

一○四市調中心針對五百九十三名二十五至三十五歲女性上班族,包括老師、銀行行員、業務員、電話客服、飯店櫃檯、電梯小姐、展示女郎、空服員、專櫃小姐、護士等十種職業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其較常感到的下體不適問題。

銀行員久坐感悶熱

結果顯示,在陰部分泌物過多及易產生異味兩項目上,女老師比率分別為六成七和五成六,高居十種職業之冠。

銀行員在陰部常有悶熱感的比率最高,達七成六;常覺下體搔癢的以業務員最多,比率達六成八。

北市光復國小張姓女教師說:「擔任教職衣著不適合太清涼,加上上課經常要久站,如廁時間又受限每節下課時間,難免會有分泌物過多的情況。」銀行櫃員吳芳琪說:「工作需要長時間久坐,確常感到悶熱、不舒服,夏季尤其明顯。」業務員施筱芸說:「夏天在外面跑客戶,流汗較多,常有搔癢困擾。」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說,夏季時女性因穿牛仔褲、緊身褲,或因工作長時間久坐、久站,導致陰部較易流汗、悶熱,造成黴菌感染、分泌物增加等症狀,近期該門診中,女性因陰部不適就醫者約增加二成。

護墊2小時換1次

康寧醫院院長、婦產科主任尹長生建議,女性夏季時最好穿著輕薄質料裙褲、棉質內褲,平日使用護墊的時候,約一至二小時就應更換一次,以免陰部感染黴菌。

女性預防陰部感染及不適 注意事項
  1. 多穿輕薄質料裙褲、棉內褲,切忌長時間穿著牛仔褲、緊身褲,避免悶熱造成黴菌孳生
  2. 使用護墊應1至2小時更換1次,以免陰部過於悶熱
  3. 少攝取甜食、油膩等食物,避免皮脂腺分泌過度旺盛,造成陰部毛囊、皮膚感染黴菌
  4. 多喝水,每日約飲用2000c.c.,且切忌憋尿,以利細菌從體內排出
  5. 可將食用白醋與自來水以1比4的比率稀釋,以棉花沾水清潔外陰部,讓陰部保持在弱酸環境,抑制壞菌孳生

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多按胃經、大腸經 防塑毒重清淡

塑化劑風暴持續延燒,除了食品,也擴及各類用品。中醫師陳雀屏表示,塑化劑是有毒食品添加劑,DEHP會干擾生物體的內分泌作用,影響生殖、神經系統。中醫也認為,這些有毒的類賀爾蒙化學物質,是屬熱性作用,可能從消化道一直影響到全身症狀,形成毒害症候。

中醫師陳雀屏表示,塑化劑會干擾生物體的內分泌作用,影響生殖、神經系統,並可能造成畸胎、癌症等。目前也可見到不僅食品、飲料受到波及,連化妝、保養品都可能含有這類有毒成分。就中醫觀點,這些有毒的類賀爾蒙化學物質從口腔到胃部,包括經過的消化道,甚至循環到全身都有一定的毒害。

陳醫師表示,在消化道方面,由於類賀爾蒙藥在中醫是屬「熱性」作用;從口腔開始這些化學物質會造成消化道表面的乾燥,口腔會感覺有熱氣,咽部的淋巴結會緊緊痛痛的,又沒有其他感冒症狀,毒物到胃部後會造成脹脹的感覺,胃空空的卻消化不良,有胃不好的人甚至引發想吐,頭暈等全身症狀。循環到全身後也會造成全身莫名的酸痛,引發疲倦感,毒害健康。

許多人擔憂生活中到處是毒素,中醫師陳雀屏表示,如何在輕症時自救?是大家最想問的;第一步就是多喝水把毒物沖淡,或多吃解毒食物。也可配合多按摩胃經、大腸經的穴道保養。另可配合藥性平和又具有解毒作用中藥對症調理。

中醫師陳雀屏表示,想在輕症時自救,第一步就是多喝水把毒物沖淡,吃解毒食物,如綠豆、地瓜,可幫助把毒物帶出。此外,腸胃排出功能不佳的人,可以按摩胃經(在小腿處)足三里穴與內庭穴,協助毒物排出。還有大腸經(在手肘處)的曲池穴,肺經的魚際穴,讓毒物產生的熱氣散出,緩解毒物產生的不適感。

陳醫師表示,在中藥方面,可以先選用藥性平和又具解毒作用的甘草、金銀花、連翹等煮水。若毒物累積過多,就需要找專業醫師找出毒物影響的經絡,以物理性解熱藥,重則甚至用到瀉下藥迅速把毒物排出,恢復身體機能。

醫師指出,潛藏在食物中的毒物進入到人體內,臨床上反應不一,有人一吃就感覺不舒服,有人吃很久都沒事,但只要有事就產生嚴重酸痛,甚至癌化。

總之,應多注意身體的變化,多吃天然食物,能保存很久的食物不要吃過多,太香、太重口味的食物也應少吃。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要運動,不便秘,不忍尿

歐美研究指出,每天散步一個小時,可以減低90%直腸癌的機率發生。運動可以幫助身體代謝,不便秘。如果不想得癌症,就要動。

世界上,沒有心臟癌。因為心臟時時都在動。若器官一直在用,則不會生病。鯊魚終其一生,沒有靜止的一刻。它也是地球上,不會得癌的罕見動物。建議更年期以後的婦女,運動下腹部,(例如搖搖呼拉圈)。較不容易得子宮癌。另外,婦女月經來的,如果產生經痛,還是要稍動一動,讓經血流出。不可完全靜止。經血不動,會產生倒流,久而久之,會病變成瘤。

便秘、忍尿,就是使毒素累積,無法排除。如果正常的吃喝,而不能每天正常的大小便的人,不用再說,一定能比別人更早落葉歸根的。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食物周圍小心毒物。

小心使用清潔用品,與食物的保鮮膜、吸管等。

清潔用品

你用什麼來洗澡?用什麼來洗碗?這些有毒的化學,怎麼由無毒的大自然提鍊出來呢?海水蒸發成為鹽=氯化鈉,再用化學法分離提鍊氯化物,與鈉化物。(毒)氯化物與鈉化物,都對人體不好,因為都有毒,無法排除。但是商人可以在兩邊的用品,大賺其錢。

台灣人愛食用的鈉化的產品類
  • 鈇胺酸鈉 = 味精
  • 硝酸鈉 = 香腸、火腿、素香腸
  • 己二烯酸鈉= 豆干、防腐
  • 檸檬酸鈉 = 各種飲料
  • 甲基纖酸鈉 = 飲料內的濃稠物
  • 三偏磷酸鈉 = 食物有Q度 (硼砂的新替代物)便當飯、粉圓、丸子類等
  • 亞硫酸氫鈉=金針(的黃色)
台灣人愛用的氯化產品類

清潔劑愈來愈乾淨,也愈來愈毒。
  • 早期使用CL2氯氣(毒)
  • 其次用HCLO4次氯酸=以前的洗潔劑,漂白水等(很毒)
  • 後來使用H2CLO7過氯酸(非常的毒)
  • 現在則是大概都是二氧化氯CLO2(超級猛毒)
大概九成以上市面架上所售的清潔劑都是。清潔劑,殺菌力愈好,清潔度愈高,但是愈是高度致癌。

包裝用品你用什麼來裝放你的食物呢?

名稱 用途 毒性
  • PE 聚乙烯 塑膠袋毒性較低
  • PP 聚丙烯 塑膠袋
  • PS 聚苯乙烯 保利龍
  • PVC 聚氯乙烯 保潔膜 (絕不可加熱、毒性很高)
  • PVDC 聚偏氯乙烯 保潔膜 (不可與油脂混合)
化學名中,中文筆劃愈多愈毒,英文字母愈後面愈毒。

要使用PP與PE 產品原因:

PP與PE是碳氫化合物,成分是臘,不會被人體吸收,就算是吃下去,也會被排出來。(所以蘋果:打臘的比農藥防腐的好)

PE 袋(密度小,全透明,磨擦聲小),可耐熱至105℃都無毒

PP袋(密度大,半透明,磨擦聲大),可耐熱至135℃都無毒

而一般市售的紅白條的塑膠袋,是回收而且摻有紅色色素,此色素會危害人體,不可碰觸食物。

小心用PS產品PS (聚苯乙烯)

產品使用不當,會產生劇毒,影響中樞神經。PS產品(全部含苯)包括:保利龍碗盤PSP,各種非PE/PP的塑膠杯碗盤HIPS、透明塑膠杯HIPS,透明盒(硬的,彈指會有梆梆聲,可裝水果、生煎包子那種)OPS,便當盒蓋(底下是深咖啡色或紅色那種)、養樂多瓶。

PS產品是含苯器皿,會被三種的食物溶解、分解,產生劇毒、或致癌,危害人體。

所以,以下三種的食物,一定不能與PS產品接觸。
  • 酸性(水果如柳丁、鳳梨、葡萄、楊桃,百香果等等含豐富維他命C)
  • 芳香味道(草莓的香,精油的香,有香味的食物)
  • 脂類 (油膩的食物,肉類、油炸、油炒物)
含苯的器物(包裝材料),與含氯化合物(加工食物或包裝材料),兩者加熱至200℃後,則產生戴奧辛,所謂的世紀之毒。含苯器皿,也應避免使用,會致癌。

PVC保潔膜(聚氯乙烯),不應使用在食品上。

保潔膜一定要買PE的,用在廚房食物上,才安全。市面上有很多保潔膜是PVC(聚氯乙烯)與PVDC(聚偏氯乙烯)的,PVC不可加熱,PVDC不可以包裝油脂食物加熱,會釋出毒性。買保潔膜一定要看包裝上的材質說明。

吸管則應使用透明的(PE),最好不要使用有色彩(包括白色)的吸管,此含有色素,如同紅白塑膠袋一樣,不應用來放食品。

注意:買來的油,切不可隨意裝瓶。如果沙拉油,裝在PVC的瓶子內賣,亦不可買 (市面有)。油要裝在玻璃瓶最好,其次是金屬瓶、或是PET保特瓶中或是PP、PE瓶。

使用紙巾:(正確使用,不毒害我們的環境)
  • 衛生紙(Toilet Paper): 溶於水,可被水分解,可放入馬桶中沖走。不能用來擦臉或擦食物,會分解出微細毛屑。
  • 抽取式衛生紙(Tissue):不溶於水,不被水分解,不可入馬桶中。
  • 餐巾紙(Napkin):不溶於水,不可入馬桶中。
  • 粗的擦手紙(Paper Towel): 不溶於水,不可入馬桶中。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不吃毒食品,毒食物。

愛吃色、香、味俱全的菜,可能是早死的原因。因為毒物已悄悄的摻在內了。 台灣人愛吃什麼呢?敬告各位:

台灣人愛吃鹽酸

(就是氯化氫HCL):鹽酸是製造酸筍、酸菜(牛肉麵)、鹹菜(鴨)所必須用的。而且你知道嗎? 鹽酸也是發酵醬油、蠔油的必需品。所以吃醬油要吃自然發酵的,但市面上比較少發售。酸筍要泡水20分,換水四次,才能用。吃鹽酸泡的這些食物,一定會早死。而且:烹製酸菜、酸筍等食物不宜用鋁製容器,加熱過的酸筍酸菜也應避免放入含苯的包裝物內(如保麗龍)。

台灣人愛吃硫酸

(亞硫酸氫鈉):花蓮的秀林鄉,率先率在食物上使用硫酸。然後,宜蘭、台東起而跟進,廣為用途。若以為台灣鄉下樸實,食物應該沒有問題,那就錯得離譜了。我們所有的經驗都指出,對食物與化學用品知道得愈少的人,愈容易用毒,危害大眾,而不自知。所以身負著眾人健康責任的廚師,要多多看書學習。硫酸,簡單來講就是長生不死藥。只要加了這東西,則色澤保鮮,味道變香又鮮好吃,口感則變有彈性。

乾貨:金針、蓮子、筍乾(焢肉)、竹笙、柿子乾、蜜餞等等,一定必加硫酸鈉。

新鮮物:新鮮的蓮子,10小時即變黑。而新鮮的竹筍,挖出來後4小時內不使用,底部會變黑。這些本來都不能保存的,但你注意看,現在都不會黑了。怎麼會這樣呢?因為這兩者都是浸過硫酸鈉以後,再上市,或塗抹泥土來掩飾。

海鮮魚蝦:注意看,所有的魚一下船上岸,馬上淋上一桶水。那可不是水,而是硫酸鈉。市場的魚販旁邊都有一桶的水,把殺完的魚用水桶的水沖一下,那都是硫酸鈉。淋它一下,永保新鮮、長生不老。

市場的肉:現在黃昏市場的魚肉雞肉,不但不發臭,而且越晚越鮮。以前媽媽教的如何看魚腮是紅色,眼睛是清楚的、肉有彈性,都不管用了。因為只要潑上硫酸鈉,魚肉雞肉永遠新鮮,有彈性,是長生不老魚,你又吃得出來嗎?而現在的蝦仁,怎麼炒都又大又肥,不會縮水,又很新鮮,為什麼跟以前不同呢?浸了硫酸鈉,長生不老了。你怎樣才能知道,你買的肉有沒有潑上硫酸鈉呢?試試一個方法吧:把自已煮好的不放鹽的白斬豬肉,白斬雞肉不要放冰箱,就放在外面吧!如果明天它居然還是好好的,如果它三天五天都好好的不臭,它就是潑上硫酸鈉的長生不老肉。而外面賣的白斬豬肉,白斬雞肉煮好後,會特別再浸一下硫酸鈉,這樣可以放一個星期以上,肉質都新鮮不壞,也不須要冰箱。

觀光區的海鮮:觀光區的飯店,現在都永遠不怕下個雨,沒客人來了。客人少的飯店,也不怕東西會壞掉了。因為肉與魚都可以放很久,還是又嫩又鮮又Q,而且,一定沒有人吃得出來。怎麼辦呢?怎麼防範呢?以前的方法都不可用了,很紅很白的色澤,有彈性的鮮口味,都是問題。只好吃活的? 但現殺的,又不忍心吃。只好吃有信用的肉販賣的,甚至連吃罐頭食品魚肉也相形之下,毒害較少。蝦仁一定要自已剝皮,反而污染少。

台灣人愛吃硝

(硝酸鈉):以前硝或硝酸是拿來做香腸、火腿、叉燒肉的,硝用量應該是70個PBA,也就是百萬分之七十。所以香腸不要自已在家中做。媽媽做的香腸最毒,雖然不用死豬肉,但是硝的用量,無法抓到百萬分之七十嘛!所以一定會多放好幾十倍,甚至於幾百倍以上。而如果食物中含99%的硝酸鈉,其中則有1/27 機會會被吸收變成亞硝胺再變成亞硝胺鈉,一進入腸胃,即能致癌。

一直以來,都有那麼多的死豬肉,怎麼處理的?好吃的香腸啦!用死豬的黑血、黑肉,先漂白,再加色,用血紅色分離法,然後加上硝,真是又甜又香,又紅又Q的。所以香腸、金華火腿、臘肉不要多吃。像香港名店阿一鮑魚的高湯,號稱用金華火腿熬煮的,含高量的硝酸鈉,吃多了,也就完了。

不過現在的硝,由於一些餐廳的師父教授出來,已經轉身一變成了另一種「味精」,不少餐廳到處都在用了。硝是一種還原劑。用硝來炒菜,只要放一點點,肉又紅又嫩,青菜又脆又綠,味道鮮又好。而且硝的價格只有味精的一半。做高檔的自助餐,菜色1、2個小時都不變色,也不變味。除了會吃死人以外,實在太適合做菜了。

所以現在有一種餐廳,標榜菜都不放味精的,又有好原味、好色澤。他們承襲大師父的教派,菜中放的就是硝。外面是做生意的,別人放硝,你如果堅持不放,你的青菜會黑,肉又那麼不香嫩,你怎麼競爭?

再勸愛吃很好吃的魯肉飯 ,焢肉飯的人要注意了!大家都知道,豬肉加上硝,好吃得不得了,而且肉又Q嫩又香滑,肉色又好,是你最不能忘情的好滋味。但硝的含量是平常的一萬倍。所以現在外面賣的魯肉飯,焢肉飯,放硝的很多,小心為妙。 另外,樟茶鴨等菜色一定放硝,所以不應多吃。

如果每天都吃硝炒的菜,不出一個月,就會種下癌症的因子。

台灣人愛吃鴉片那麼多人都忘不了、離不開的麻辣火鍋,在中國大陸已抓到大部分的麻辣火鍋,都放著罌粟花殼粉。罌粟花殼粉就是鴉片的殼,磨的粉,非常的便宜,掉在地上沒有人要的。而一旦加在食物裡,有一種擋不住的感覺,讓你非去那一家吃不可。你知道嗎?在台灣,罌粟花殼粉也進了非常的多,一般都放在西點麵包裡。有放罌粟花殼粉的麵包店的麵包,實在是太好吃了,有一種擋不住的感覺。以前的有一種蜂蜜蛋糕,是高級品,現在蜂蜜蛋糕的味道與這種麵包一比,是完全比不了的。這種麵包實在太香太好吃了。如果,你總是特別離不開的某一家麵包店的特別某一種麵包,不吃的話,過了很久都會想念,覺得別家怎麼也比不上的,這可能就有點問題。

台灣人愛吃農藥

種菜一定要放很多大量的農藥,所以台灣人不能不吃農藥。你到市場,怎麼選菜的? 要好看的菜,還是難看的菜? 這是供需問題。所以從現在起,要接受難看的菜。農藥那麼多怎麼辦? 首先菜一定要「先洗後切」。我可以告訴大家,外面餐廳的菜,一定是先切後洗,比較好處理。所以外面青菜也是不行的。記得,在家要先洗後切。在家不要用清潔劑洗菜,因為一定殘留。

記不記得坊間流行用「鹽」洗菜,可去除農藥?這是一個誤傳。怎麼來的呢?鹽的確可以清除農藥,但是實行起來,卻幾乎不可能。那是因為,必須用清水加上,不多不少剛剛好1%的鹽,去洗菜。其產生的物理/化學作用,可以去農藥。但是如果鹽是1.15%, 或是0.98%,就沒有任何用處了,所以其難無比。

還有一種笨方法,能有效的減少農藥殘留,那就是去根、去皮,把葉子一片片取下,刷表面,泡水廿分鐘,再用。但如果都做不到,可以用下面所教,較實際的方法,確實做到下列幾點,即能少吃農藥:
  • 多吃地下的根菜類,較少污染。
  • 吃外皮很厚,或要削皮的果菜。
  • 吃外皮很滑的菜,較不殘留 (如:蘋果好,芭樂不好)
  • 雨後再買菜,而且買經得起雨的菜。
  • 一切菜都汆燙後再烹飪,可以洗去一些農藥。
  • 煮菜全程不加蓋,讓農藥蒸發,也就是說,不可以燜。
  • 吃冷凍蔬菜(已汆燙了)
  • 吃罐頭蔬菜(雖不好,但農藥很少)
  • 所以小白菜不能吃,農藥多得不得了。
  • 苦瓜也不好,一般都有放農藥,外皮粗,不能削皮,農藥卡在皮的縫隙裡,無法去除,又要燜煮,農藥非常多。
會做菜的人,風險要分散,一天吃低風險,一天吃高風險的菜。

另外要注意,有些常吃的食品如:豆腐、豆干、麵條、米粉等,有經漂白水、CL2、硫磺等,加色或漂白過,所以一定要汆燙,去除毒質。台灣人歡迎基因改造的食物五年前才上市的基因改造的食物,已知能使實驗室的動物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但因為統計資料缺乏,目前對人體情況不明了。(DDT 在50年後才發現對人體不好。) 美國的法律是,除非能證明對人體有害,才不能上市。 歐洲的法律是,證明對人體無害,才能上市。 因此,時至今日,美國的農產品已九成以上,全面基因改造。台灣跟隨美國的腳步,也欣然接受基因改造的食物。其中,現在台灣人所吃的黃豆類食品,如豆腐、豆漿等,以及所買的黃豆,除非特別加註聲明,否則都是基因改造的食物。另外,美國進口台灣的玉米,蕃茄醬,義大利麵醬等等,以及台灣一些標榜「生化」或「科技」的食品或飲料,都是基因改造食品。

WTO以後,美國基因改造的食物,包括水果與蔬菜,會全面輸入。基因改造,因為好種好收,現在也推廣至很多的台灣農作品。到時候,如果想吃非基因改造的傳統食物,就要認真的去尋找了。

台灣人大吃非食用色素

直至今天,不可以食用的色素,還是廣泛的被添加在食物中。如「紅花米」是不可食用的色素,卻一直用在紅龜粿上。而鹽基性介黃,亦非食用色素,還是常被使用在製造俗稱「它獷」的黃蘿蔔上。所以想活得健康,應該學習如何保護自已的安全。以下是可食用的色素的「完全手冊」。雖然可以食用,還是添加物,最好是不要去食用,更不要提那些,不可食用的有害色素了。
  • 可食用藍色色素:1號、2號(或4號,目前有爭議)
  • 可食用綠色色素:3號
  • 可食用黃色色素:4號、5號
  • 食用紅色色素:6號、7號、40號。
其他,只要沒有提到的,雖有廣為使用,如紅色2號、紅色103號等,都是能避免就避免為吉。

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要老得慢就從避免糖化開始

為什麼「外表的年齡」會因人而異呢?

關鍵就在「焦糖化反應」會啟動「基因老化開關」!

日本抗老研究先驅米井嘉一傳授的抗老生活智慧,從飲食、運動、情緒、作息…等各方面指導。防治老化就從現在開始!

現代飲食生活的問題點就是,採用的食材或食用方式裡有很多使血糖急速上升的部分。

血糖值的上升會刺激胰島素的大量分泌。而胰島素的分泌過量則會引起胰島素阻抗性的增加,進而使胰島素難發揮它應有的效用。

有些人在口渴時或空腹時,常常性急地一口氣喝完一瓶甘甜的果汁或清涼飲料,這從健康的觀點來看其實是不太好的行為。

當我們空腹時血糖值可能只有100,但把果汁喝下肚後,血糖值會驟然攀升,而胰島素濃度也會上升。胰島素的大量分泌會促使血糖下降,但過量的胰島素仍會維持在高濃度的狀態。而胰島素效用的過度發揮導致人體陷入低血糖狀態。一旦人體察覺到危險的低血糖狀態,體內組織或細胞將無法有效的與胰島素反應,這就是所謂的胰島素阻抗性機制。

攝取食物當然會使血糖值上升,但令人覺得不妥的是「血糖的驟然上升。」這樣的情形如果一再重覆發生的話,胰島素將會習慣性的分泌過量,演變成無法正確配合分泌實際上所需要的份量。

更糟的狀況發生在空腹時喝果汁、吃餅乾的時候,尤其是以精製小麥粉製成的麵包類在吃下肚之後,將促使血糖值立刻上升。

因此,在主食方面,若能改用以胚芽小麥或燕麥等製成的麵包代替以精製小麥粉製成的食品、或以玄米代替精製白米,將可防止血糖值驟升的危險狀況。而食用未經精製過程處理的食物時若能配合細嚼慢嚥的咬食動作,將使體內的血糖值以適當的速度上升。

事實上,食用或咀嚼動作的不同,會造成體內血糖值上升速度的不同。因此,就算是同一種食物,也會因細嚼慢嚥的動作而防止血糖值的驟升反應,進而防止體內糖化反應。同樣的果汁最好也不要一口氣的喝完,慢慢啜飲的方式才能使體內糖化的風險降低。

關於食品的「糖化風險機率」,可以參考GI值(以食用後兩小時內的血糖增加值與食用純葡萄糖的血糖增加值做比較而得到的升糖指數)。

例如:馬鈴薯與蕃薯(地瓜)雖然同樣都是薯類,但馬鈴薯較容易引起糖化反應(GI值=90%),而蕃薯則較不容易引起糖化反應(GI值=55%)。據此可知,想要吃零食的時候,比起油炸的馬鈴薯片,煨蕃薯是較好的選擇。

再者,雖然食物的卡路里數相同,但GI值低的食物比較具有防止糖化反應的功效。

GI值(每100g熱量(每100g
主 食 類
白米飯84356
稀飯(白米)5771
糙米飯56350
白米加糙米65353
胚芽米70354
燕麥55380
麥片64340
白土司91264
法國麵包93279
貝果75157
牛角麵包68448
黑麥麵包58264
全麥麵包50240
中華麵61281
蕎麥麵59274
麵線68356
義大利麵65378
全麥義大利麵50378
肉 類
牛肉46318
豬肉45263
雞肉45200
羊肉45227
鰻魚45161
鮪魚40125
沙丁魚40113
蝦子4083
花枝4088
牡蠣4560
蛤仔4030
培根49405
火腿46196
香腸45321
蔬 菜 類
紅蘿蔔8037
白蘿蔔2618
馬鈴薯9076
芋頭6458
地瓜55132
玉米7092
南瓜6591
牛蒡4565
洋蔥3037
番茄3019
蓮藕3866
高麗菜2623
青江菜239
美生菜2214
豆芽菜2215
菠菜1520
韭菜52118
四季豆2623
青椒2622
花椰菜2533
萵苣2312
芹菜2515
小黃瓜2314
苦瓜2417
茄子2522
筍子2626
3037
豌豆4593
毛豆30135
花生22562
黃豆20417
蒟蒻245
其 他 配 菜 類
豆腐4272
油豆腐43386
魚板5696
30151
海帶17138
香菇2818
木耳26127
蘑菇2411
水 果 類
鳳梨6551
香蕉5586
芒果4964
哈蜜瓜4142
桃子4140
櫻桃3760
柿子3760
蘋果3654
奇異果3553
檸檬3454
梨子3243
柳橙3146
葡萄柚3138
木瓜3038
草莓2934
點 心 類
冰糖110387
白糖109384
蜂蜜88297
果糖30368
代糖10276
巧克力91557
甜甜圈86387
洋芋片85388
鮮奶油蛋糕82344
鬆餅80261
蘇打餅70492
冰淇淋65212
布丁52126
果凍4645
涼粉124
牛奶咖啡3935
低脂牛奶2646
優酪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