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子宮疾病(下)

(四)子宮體炎

1急性子宮體炎由於嚴重的子宮內膜炎擴散感染子宮肌層所致。

診斷要點:臨床表現與急性子宮內膜炎同,主要有發熱、腹痛、腰骶痠痛、下墜、白帶多,宮體增大、柔軟,有壓痛。

治療:與急性子宮內膜炎相同。

2慢性子宮體炎

【診斷要點】

(1)常有其他慢性盆腔炎症或急性宮體炎病史。

(2)主要症狀為月經量多或不規則流血,痛經一般不嚴重。有肌壁膿腫者可持續發熱。

(3)檢查見宮體呈均勻性增大、硬,輕度壓痛。發生肌壁膿腫時可有子宮出血、子宮增大。

【治療】與慢性盆腔炎同(見本節輸卵管疾病)。

(五)子宮肥大

子宮均勻性增大並伴不同程度子宮出血,稱子宮肥大。本病多發生於30~35歲。

【病因】

1多產者子宮肌層內彈性纖維組織增生,或子宮復舊不全。

2雌激素持續增高。

3慢性盆腔炎。

4盆腔淤血。

5原發性子宮肌層血管硬化症。

【診斷要點】

1多有經產、多產或月經過多史。

2月經量多,可伴有痛經、白帶增多、貧血等症狀。

3子宮呈一般性增大,約8周妊娠子宮大小,略硬。

【治療】可按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治療方法,但忌用雌激素。藥物治療無效者,應行全子宮切除術。

(六)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

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也可稱為子宮內膜癌前期病變。

【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類似於子宮內膜癌,多見於絕經前後的婦女,表現為不規則陰道出血和陰道排液。

2診斷性刮宮可明確診斷。

【治療】一般均作全子宮切除術。有手術禁忌者可用孕激素治療。

(七)子宮脫垂

子宮因支撐組織受損傷和(或)薄弱,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所致不同程度的變位,稱子宮脫垂。

【病因】產傷,過多生育,年老盆底組織薄弱、鬆弛及張力下降,腹壓增高(如長期咳嗽、便秘、蹲式勞動)等。

【診斷要點】

1下腹部、陰道、外陰墜脹,腰背痠痛,勞動及站立時加重。

2自覺有塊狀物向陰道脫出,平臥休息後可自行回覆。此後,塊狀物逐漸增大,終至不能自行回覆,且行走不便。

3伴膀胱膨出者,常有尿頻、張力性尿失禁或排尿困難。

4根據子宮下降的程度可分為三度。

(1)Ⅰ度:宮頸外口在坐骨棘平面以下,或距陰道口4cm以內,最低處達處女膜緣。

(2)Ⅱ度:部分宮頸或部分子宮體已脫出陰道口外。

(3)Ⅲ度:整個宮體完全脫出陰道口外。

【治療】

1配置子宮托。

2縮肛運動、仰臥起坐等體育療法。

3可常服用補中益氣湯(丸)。

4針灸療法。

5手術治療。

【預防】普及防治子宮脫垂的知識,正確掌握接產技術,注意產褥期衛生保健,避免產後過早勞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