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輸卵管疾病(上)

(一)急性輸卵管炎

【病因】多繼發於生殖道其他部分或鄰近器官的感染,且多發生於生育年齡,25~35歲間發病率最高。

【診斷要點】

1常有產後或流產後感染、宮腔手術後感染、經期感染、鄰近器官炎症等病史。

2起病即有高熱及下腹兩側劇痛,可出現腹脹、便秘及大量膿性白帶。

3下腹廣泛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陰道可見大量膿性白帶,宮頸舉痛及子宮壓痛均明顯,雙側附件水腫及觸痛。

4血液白細胞計數常高達(20~25)×109/L,中性白細胞佔08以上。

【治療】治療方法與急性盆腔炎同(見本節急性盆腔炎)。

(二)慢性輸卵管炎

【病因】由於急性輸卵管炎治療不徹底或未經治療遷延日久所致,常與卵巢炎並存而形成慢性輸卵管卵巢炎。

【診斷要點】有急性輸卵管炎史,患者可有低熱、乏力、下腹隱痛,腰骶部酸、脹、痛,月經過頻、量多及痛經,白帶增多,不孕等症狀。查體下腹兩側觸痛,雙側附件呈條索狀增厚,或觸及不規則固定性包塊,觸痛。

【治療】與慢性盆腔炎的治療相同(見本節慢性盆腔炎)。

(三)急性盆腔炎

【病因】盆腔炎是盆腔內生殖器官及其周圍組織炎症的統稱,包括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輸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結締組織炎等。病原體主要為各種化膿菌,如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等。有時病毒感染亦可引起本病。主要誘發因素有:月經期感染、產後或流產後感染、各種宮腔手術後感染。

【診斷要點】

1一般有發熱、寒戰、下腹痛,陰道有膿性白帶,有時伴有噁心、嘔吐、腹脹、腹瀉、排便困難,亦可伴尿頻、尿痛及排尿困難等。

2下腹部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陰道充血,有大量膿性分泌物,穹窿部有觸痛;宮頸充血、水腫及舉痛;子宮略大、壓痛,附件觸痛明顯,可觸及增粗的輸卵管及輸卵管卵巢積膿所形成的較固定的腫塊。

【治療】

1支持療法半臥位休息,給予高能量易消化半流質或流質食物;高熱時給予補液,以防水、電解質平衡失調。

2抗生素療法一般採用青黴素、慶大黴素、甲硝唑三聯療法。即青黴素800萬U/d,靜滴;慶大黴素24萬U/d,靜滴;甲硝唑200mg/d,靜滴,或200mg,口服,每日3次,亦可用氨苄西林6g/d,靜滴。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頭孢菌素類或林可黴素。

3腎上腺皮質激素對嚴重感染或合併休克者,常與足量抗生素合用。一般用氫化可的松200~400mg或地塞米松20mg,加入5%葡萄糖液1 000ml內靜滴,每日1次。

4中藥治療如三八盆寶沖劑,少府逐瘀湯等。

5手術治療宮腔積膿可作宮頸擴張術;盆腔膿腫形成可行陰道後穹窿切開術並置引流;疑有膿腫破裂致病情加劇者,立即行剖腹探查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