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下蹲運動好處很多,通過運動可增加腰、髖、膝、踝關節的活動範圍,滑利關節,延緩關節蛻變,增加背、腰、腿部肌肉的力量,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環及神經功能,促進靜脈回流以及減輕靜脈壓。做下蹲運動時,大腿與腹部肌肉碰撞,臀部肌肉收縮舒張運動,腰部屈伸運動,對腹部疾病、痔瘡、前列腺疾病、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習慣性便秘、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腰椎退行性病變都有很好的預防和保健作用。同時,下蹲運動又是一種很好的內臟按摩,它對改善心、腦血管功能,穩定血壓,調整內分泌紊亂,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等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下蹲運動還可緩解動脈硬化、降低血脂、消耗脂肪,因此,它也是一項很好的減肥方式,特別是腰、臀部、腹部減肥。此外,這種運動對風濕性關節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傳統醫學認為:"風為百病之長,風性善行而數變。"這句話說出了風寒之邪所致疾病的重要性及其遊走不定的特點:堅持下蹲鍛鍊可以使下肢血脈通暢,筋脈得到濡養,故有"氣行則血行,血行風自滅"之說。
下蹲動作簡單,做起來也有一定講究,鍛鍊者向後背手下蹲或抱肘下蹲。年齡較大的朋友可扶住床頭或門把手進行鍛鍊。運動時,兩腳併攏或呈小外八字或略平行分開,挺胸收腹,目平視。
下蹲能從以下方面改善身體機能:改善腿部的血液迴圈,人的老化從腿開始,很多老年人跌倒、骨折和臥床不起都是因為腿腳無力。而下蹲運動就像按摩一樣,能促進下肢血脈相通,改善心腦血管功能,在穩定血壓、調整內分泌、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等方面有積極作用;增強關節的靈活性,延緩關節老化;對痔瘡、前列腺炎、腎結石、便秘、腰肌勞損等疾病都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下蹲運動的方法:兩腿分開,略比肩寬,自然站立;腳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腳的第二趾方向為準。下蹲時,膝蓋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長線上,這樣做起來比較自然,不吃力。下蹲時軀幹要保持筆直狀態,臀部向身後撅起。下蹲的速度大致是10秒鐘1個上下。下蹲時吸氣,站起來時呼氣。老人下蹲時,最好不要深蹲,膝關節彎曲的角度不要小於60度,否則起身時容易頭暈眼花。動作不要過猛,膝關節彎曲的角度可以由大到小,循序漸進。鍛鍊的次數以1天做30次為宜。體弱的人開始少做,有體力的人可多做。
初練下蹲時可做半蹲練習,隨著時間的延長,循序漸進,逐漸將大腿與小腿蹲靠。下蹲次數要視自己身體狀況、年齡大小而決定,要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以免出現身體不適。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嚴重心臟病患者,千萬不要超負荷運動。為了平衡上肢及胸腹部肌肉的鍛鍊,可配合做俯臥撐(老年人可扶床做俯臥撐)、仰臥起坐、啞鈴操等運動項目。患高血壓、糖尿病的老人不能做下蹲運動,關節有問題的人也不宜多做。下蹲時,老年人應手扶床頭或者門框進行鍛鍊,速度不能太快,應緩慢平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