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談談骨刺 林兩傳院長
有一天,一個同道好友傳來下面這則簡訊:「我有一個病人,腳後跟正中間長了個骨刺,X光照出來蠻大一個鉤,腳踩地就會痛,請問這要怎麼處理?」
我這麼回他:「痛和骨刺無關,骨刺是因為跟腱張力太大,以致於骨質增生,長出骨刺,以減輕肌腱的張力,也就是肌肉肌腱不需要被拉那麼長。因此把那位病人當作一般所謂的足底筋膜炎或足跟痛治療,處理張力系統就好,完全不須理會骨刺!」
當時忘了問他,骨刺長在哪裡。跟骨會長骨刺,大多發生在兩個地方,一個是跟腱附著處(就是上文我回答他的地方),另一個是腳底,屈指短肌的附著處。不管是那一個,理由都相同,是因為結構被改變了,肌肉肌腱張力增加,為適應壓力而來的一種變形。
不只是跟骨如此,我認為所有的骨刺都只是為了適應壓力而來的一種變形。也就是結構有了某種程度的改變,於是骨頭上各區所受的壓力不同,噬骨細胞和成骨細胞開始活動,使得骨頭開始變形,直到各區壓力比較平均為止。最明顯的變化在脊柱上。
我的祖父前年九十三歲過世,祖父自幼務農,當年的農夫是非常辛苦的,擔挑提挖,在在都需身體勤苦勞動。但祖父也算另一種好命,五十四歲由花蓮跟著父親到桃園後,就不曾在勞作過,每天爬山。在八十四、五歲前,身體上唯一的問題只有便秘,從未聽他說過有任何身體的疼痛。在祖父大約八十四歲時,有一次爬山跌倒,回家躺在床上一直叫腰痛。那時父親已經過世,換我當醫生了。給祖父照了X光,看了後大吃一驚!原來祖父不僅脊椎彎曲變形還長滿了大大小小的骨刺,幸好沒有壓迫性骨折,祖父痛了半個多月才好,後來照常爬山,也沒再提起過腰痛。從這件事後我再也不相信腰痛和骨刺之間的關聯。
慢慢地我才明白,原來骨刺只是病理狀況下的果,而非致痛的因。所謂的病理狀況,也就是我一直在說的系統性的骨錯縫筋出槽而來的張力改變,或大片筋膜滑移。骨刺反而是這種情況下的一種補救辦法。常可以看到許多老先生老太太,脊柱彎曲變形的厲害,而脊柱尚能支撐,就是因為每個椎體都變形讓結構形成一個較圓順的弧而受力平均,並長出許多大型骨刺支撐著歪斜的結構。
但話說回來,骨刺某種程度還是和病情相關的,因為骨刺愈大,表示結構變形的愈厲害,時間拖得愈久,所以通常也比較不好治療。
許多坐骨神經痛或頸椎神經壓迫的病人,醫師常會直接跟病人講是因為骨刺的關係(當然絕大多數的醫師都知道是因為三度空間的結構和椎間盤凸出的關係,但為了怕病人囉嗦亂問而隨便回答一下),於是許多人就把痛和骨刺等同。但一個最簡單的事實便是,骨刺要長那麼大,結構有那麼厲害的變形,常是許多許多年累積漸漸改變而來。但嚴重的疼痛常是近期內突發的。就我的經驗是許多神經科醫師診斷非開刀不可的神經壓迫,只要把結構受力調好,筋膜理順,便可消除症狀,恢復原本該有的活動(就這一點而言,健保局真該頒獎給我,我至少替他們省了幾千萬)。
在ㄧ些從前治療的經驗,神經的壓迫非常清楚是可以藉結構調整改變的。比如說調好結構症狀就消失,故意把造成神經壓迫的關節(如L4、L5之間)調歪,症狀便又跑出來了,調正了症狀又消失。有時學弟問我,那這樣不是很容易症狀又出現嗎?我回答認為當然有可能再出現,因為好的結構都能被弄壞了,何況是修復的。但一個完整堪用的系統,是有其結構的合理性,伸屈肌系統和筋膜系統是有某種程度的穩定性,要出狀況也不是那麼容易。
有人會問,那骨刺會消失嗎?當然所有西醫的答案都是不會。但我追蹤了幾個長期治療的病患,一、兩年重照X光片,發現結構受力改變,骨刺真的會縮小。這應該也是可以理解的,骨刺是因壓力而長出,當然也會因壓力改變而再度改變!
所有的骨刺和骨刺部位相應的疼痛如腕、肘、膝、踝、跟,都該以上述的想法去理解處理結構的病因,而不該去想辦法對付骨刺,因為就真的有不少醫師用「開刀的辦法或小針刀去除骨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