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老年失智症
精神科詹仁輝醫師表示,70歲李先生5年前自公務機關退休,李先生平時個性溫和好相處。退休後跟太太住,兩個兒子都在外地工作,假日會回家探望李先生。大約從3年前開始,李先生出現記憶力變差、忘東忘西、重覆問話的情形,起初家人以為是年紀大了,才有點健忘,不以為意。1年前,李先生開始四處藏重要東西(存摺、金子),事後卻忘記東西置放的地點,時間、地點也常搞錯。有時兒子假日來看他,卻說他剛下班,有時早上卻叫太太去準備晚餐,而且變得不太注重個人清潔,常常不洗澡。
3個月前,李先生藏東西的問題更加惡化,找不到東西時,便懷疑大兒子回來時趁機偷竊,也懷疑太太跟大兒子串通要偷他的退休俸。兒子回來時,便興師問罪、大發脾氣,兒子如果否認,就氣得要拿棍子打人,情緒激動,跟他平時溫和的個性判若兩人。由於病情逐漸惡化,家人才帶他到精神科就診。經過醫師檢查後,診斷是失智症。給予藥物治療後,李先生的被偷妄想漸漸改善,情緒也恢復穩定。
詹仁輝醫師表示,失智症的症狀,除了記憶力不佳,也會出現精神症狀及行為障礙。例如李先生的主要問題是懷疑東西被偷及情緒不穩,即使家人一再否認偷竊,他仍深信不疑,有的家屬會以為病患得了妄想症。在經過醫師安排抽血檢查、電腦斷層掃瞄及認知功能檢查後,發現李先生的記憶力明顯不佳,日常生活功能下降,所以診斷是失智症中的阿茲海默症。
詹仁輝醫師指出,失智症早期,有可能就會出現疑心及妄想症狀,例如被偷妄想、被害妄想。有50%以上的失智患者會出現被偷妄想,多半是懷疑主要照顧者偷他的東西(如家人或看護),病患會怕東西被偷而藏匿物品,卻因為記憶力不佳找不到置放的地點,而更堅信東西被偷,如果與病人反駁,可能造成他更大的反彈甚至出現攻擊行為。有的病患則是懷疑配偶有外遇或懷疑有壞人要闖入家裡。
失智症除了會出現妄想,也可能出現憂鬱、焦慮、幻覺,有的病患會有行為障礙,例如四處漫遊、迷路、貪食、失眠、收集垃圾、攻擊行為等等,造成家屬極大的負擔。詹仁輝醫師表示,目前醫學上可以利用藥物來控制這些問題,如抗精神病藥及乙醯膽鹼酶抑制劑,並且減緩病患退化的病程,配合家屬照顧的技巧,可以減輕症狀,並減少家屬的身心負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