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常常感到頭暈,上班久坐有時候突然站起,就會一陣天旋地轉,每個月生理期來的時候更慘,動不動就是手腳冰冷、頭暈目眩,愛睡覺的程度有時讓自己以為罹患嗜睡症,向醫師求助檢查後才知道,她出現全天下女人都容易出現的問題——「貧血」!另外一位苦主張先生揮之不去的困擾則是口臭,他說平常上班人際關係就受到影響,最近年屆三十積極相親,無奈只要一張口,相親對象就跑光光,根本不用說還想要再更進一步,向醫師求助,則說他是因為腸道堆積太多老廢物質和毒素,才會造成口臭⋯⋯。
葉綠素普遍存在,但人體吸收少
「其實上述兩個例子都不難解決,只要讓身體攝取葉綠素即可!」營養師這樣說。大家都知道葉綠素,小學的自然課就讀過,光合作用的第一步就是光能被葉綠素吸收,並將葉綠素離子化,但是真正認識葉綠素,甚至瞭解人體也可以利用葉綠素的卻不多。
營養師進一步表示,西元1913年的德國諾貝爾獎得主R. Willstatter博士發現,葉綠素存在於任何綠色的植物當中。換句話說,你我每天都吃得到葉綠素,但是因為它的特性不耐高溫,加上易於被油脂包覆,在台灣烹調卻又習慣高溫熱炒甚至燜煨菜,往往使得葉綠素在烹煮過程中流失,或是因為被油脂包覆而直接排出體外,結果是看到的葉綠素多,但是真正吸收進去的少之又少。
最大的特性就是帶氧
葉綠素並不屬於人體常見的主要營養素之一,在美國或是台灣,雖未訂出每日攝取量,但是因為它的生理功能具特殊性,因此,不論在醫療界或營養界,都逐漸被獲得重視。
一個是鎂離子 一個是鐵離子
營養師指出,葉綠素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分子結構與人體的血紅素相似,唯一的差別就是在中心的原子,一個是鎂離子、一個是鐵離子,而血紅素是形成紅血球的主要因子,雙凹盤狀的紅血球,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攜帶氧氣。像王小姐,每到生理期就昏昏欲睡,是很明顯貧血女性體內含氧量不足導致的現象,因此,多攝取富含葉綠素的深綠色蔬菜,當鐵質充足時,葉綠素原子中心「鎂」就會被「鐵」所取代,使得葉綠素比其他營養素更容易轉化成體內的血紅素,同時提高帶氧量。
在歐美文獻中曾經記錄葉綠素可以幫助癒合傷口,而日本的文獻中也記載,葉綠素具有可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改變細菌叢生態、使排便順暢。
粉狀、錠劑或液狀濃縮液可選擇
既然知道葉綠素有這麼多好處,那又該如何攝取呢?營養師鄭淳蔚強調,常見的地瓜葉、菠菜、A菜等深綠色蔬菜,都含有大量的葉綠素,甚至像蘆薈、絲瓜、龍鬚菜、山苦瓜也都有,葉綠素幾乎隨手可得、非常容易攝取。
而營養師強調,蔬菜原味保留的愈多愈好,坊間也有很多養生保健法,都提倡多吃不經過烹煮的綠色蔬菜,也有人說這樣的飲食習慣叫做「生食」。
而在日本推廣很久的「青汁飲食」,就是將一些綠色蔬菜榨汁後飲用,例如之前很風行的小麥草或牧草汁,奉行者認為如此可直接吸收植物的原汁,除了攝取大量纖維之外,更重要的一項營養成分,就是葉綠素的攝取。另外,在美國、澳洲或中南美洲,也流行直接食用紫花苜蓿,中國北方甚至將其當作藥草,這是因為紫花苜蓿的根,能深入地底10~15公尺,所以會吸收到更多的營養素、礦物質及鈣、鐵、鎂、鉀等微量元素。
只不過現代人的生活工作型態,每天起床後趕上班,連早餐都很少坐下來好好吃了,想到還要準備食材打果汁,事後還要清洗工具,往往讓美事停留在知易行難階段。至於下班後通常沒聚會應酬,也是回家賴在沙發看電視,回家洗手作羹湯更是不太容易達到的目標。那麼有沒有簡便的方式,讓攝取葉綠素變得更簡單?營養師表示,坊間的確有很多其他選擇,像是可透過營養食品來做額外的補充,葉綠素的補充有粉狀、錠劑或液狀濃縮液可以選擇,而液狀又比錠劑和粉狀更好被人體吸收,在單方、複方的選擇,則是可選擇純度較高的單方,作為產品選擇的依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