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古代養生秘訣(下)

  摩腰養生法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部又有帶脈通過,按摩腰部能補腎益氣,強腰健骨,聰耳明目,不僅能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而且可以預防腰痛、疏通血氣,延年益壽。按摩腰部方法很多,這裡介紹三種:
  ①兩手拇指按於肋弓下緣,其餘四指放於後腰處,先順時針揉按32次,再逆時針揉按32次;然後兩手掌自後腰部至尾骨端,上下反覆斜擦32次。
  ②兩手握拳,以拳眼對兩側腰部,上下搓動約40次,動作要快速有力。
  ③自然站立,全身放鬆,雙手半握拳或手指平伸均可,然後腰部自然而然地左右轉動,隨著轉腰動作,上肢也跟著甩動。當腰向右轉動時,帶動左上肢的手掌向右腹部拍打。同時右上肢及手背向左腰部拍打,如此反覆轉動,手掌或拳有意識地拍打腰部、腹部,每側拍打200次。

  摩足養生法

  摩足是我國流傳已久的自我按摩法,能滋陰降火,強腰健腎,益精填髓。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數十年如一日,早晚摩足,從不間斷,直到晚年仍精神抖擻,老而不衰。據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搓摩足心,可促進血液循環,刺激該處的神經末梢,促進尿酸排出,祛病延年。摩足還可治療失眠多夢、頭暈目眩、咽喉腫痛、高血壓、心悸等多種疾病。其具體做法是:
  ①搓足心:可早晚兩次在床上進行,兩腳心相向,先把雙手掌搓擦發熱後,左手摩右腳心,右手摩左腳心,至腳心發熱。
  ②按壓湧泉穴:此穴在腳底心凹陷中,在足底前 1/3與後2/3交界處,方法是中指或食指端由腳心向腳趾方向作按摩,每次按一二百下,每隔幾天,加按10次,最後可加至500次,甚至千次,日久自然會起到補腎健腦、強身健步的作用。

  暖腎養生法

  南宋大詩人陸游詩曰:「人生若要常無事,兩顆梨須手自煨。」這裡的「兩顆梨」即睪丸。睪丸古稱「腎囊」,故古人稱此功偉兜腎囊功」,又名「鐵襠功」。現代醫學認為,對睪丸的按摩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睪丸內分泌功能。雄性激素除了增強雄性功能之外,還有增強蛋白質合成的作用,可使人體魄健康,精力充沛。具體做法是:
  ①兩手搓熱,左手兜腎囊,右手小指側放在小腹陰毛處,兩手齊用力向上擦兜睪丸、陰莖等100次左右;易手同樣再擦兜100次左右。初練時,用力要輕。次數可達幾百次,視個人情況而定。
  ②兩手搓熱,然後來回適當用力搓揉睪丸、陰莖等100餘次。
  ③兩手掌夾持睪丸和陰莖用力向上、下各拉3~5次。
  ④用手指揉搓睪丸,兩手交替進行,然後揉小腹數十次。練習此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循序漸進,練後以無痛感和無不適為度。
  ②練功時最好同時堅持長跑、打拳或游泳等體育活動。
  ③陰部要常洗,兩手要保持潔淨,以免引起炎症。
  ④如有不適,停練並延醫診治。
  ⑤此功宜早、晚在床上被窩內進行。
  ⑥要節制性生活。
  ⑦陽痿、早洩者和年老體弱者適於練此功。未婚青年禁練。

  揉耳養生法

  祖國醫學認為,耳為腎之外竅。腎通過經絡系統直接影響全身各個臟器的功能,從而對人的整體健康起促進作用。因此,歷代醫學家創造了多種形式的耳朵保健功:
  ①用左手向上牽拉左側耳朵,右手向上牽拉右側耳朵,各十數下,或雙手相交各牽拉對側耳朵,即能使耳朵氣血暢通。
  ②以兩手掌掩住雙耳,並用手指叩擊頭部24下,以聽到耳內有隆隆之聲即可。此法又叫「擊天鼓」。
  ③用雙手分別按、揉、摩兩耳廓,然後分別牽拉引動兩耳廓,直到耳廓微紅發熱為止。

  提肛養生法

  人進入中年以後,身體各種機能開始下降,肛門鬆弛,易患痔疾、脫肛、便秘等症。這是人體衰老的一個重要信號。若此時不採取積極的防止措施,發展下去定會影響人的健康。「提肛」可固精益腎、延緩衰老。一般若能堅持提肛一年以上,即可見效。其具體做法是:兩腿分立與同寬,兩手並貼大腿外側,兩眼正視前方,全身放鬆,以鼻吸氣,緩慢勻和,吸氣的同時,用意提起肛門,包括會陰部,肛門緊閉,小肚及腹部稍用力同時向上收縮;稍停,放鬆,緩緩呼氣。呼氣時,腹部和肛門要慢慢放鬆。這樣一緊一鬆,做10餘次。每日早晚各一遍。

  咽津養生法

  咽津亦稱「赤龍攪海」、「胎食」,是古代的一種強身健體方法。古代養生家認為,咽津可以灌溉五臟六腑,滋潤肢體肌膚;流通血脈神氣,增強消化功能,延緩機體衰老。其具體做法是:上身自然挺直,安然坐於凳上,兩腿分開如肩寬,兩手輕放於大腿上,嘴唇微合,全身放鬆,摒除雜念。自然呼吸,輕閉雙目,思想集中在口腔處。先用舌攪動口齒,一般是圍繞上下牙齒運轉,先左後右,先上後下,依次輕輕攪動各36次,用力要柔和自然,然後用舌尖頂住上顎部1~2分鐘,促使腮腺、舌下腺分泌唾液,待口中唾液滿時,鼓腮含漱36次。漱津後,將口中津液分3小口嚥下,咽時意識由口腔轉移到「丹田」。初練此功時津液不多,久練自增。此功清晨、午休、睡時都可做,多做效果更佳。

  浴面養生法

  歷代養生家十分強調「面宜多擦」。《孫真人衛生歌》說:「飛欲不能修崑崙,雙手揩摩常在面。」現代醫學認為,擦面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面膚彈性,減少皺紋,滋潤臉色,延緩衰老,可防治感冒,頭痛腦脹,迎風流淚,牙痛鼻塞,面癱淌涎。具體做法是:兩手搓熱,掌心緊貼前額,稍用力從上往下擦到下頜,往返約20次;再用兩手大拇指指背,輕輕由上往下擦鼻兩側20次左右,以擦至面部紅潤微熱為度。同時,配合揉點印堂、迎香穴。每日至少做兩遍,方能生效。面部患有瘡癤未癒時忌用。

  抓頭養生法

  古代醫學認為,頭乃諸陽之會,「發為血之餘,腦之唬」常梳理頭髮,會促進諸陽上升,百脈調順,氣血不衰。抓頭養生法除用於保健外,還可防治神經衰弱、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性頭痛、脫髮、白髮和斑禿等疾病。其具體做法是:手心向內,手指張開如抓癢一般。抓時閉眼,心神安定,身體放鬆,自前額抓起,經頭頂至後髮際,再從後向前,循環往復,來回梳理。抓時主要用兩小指頭的羅紋面進行按摩,其他手指隨著小指的按摩用指甲抓頭皮,動作勻緩輕柔,以免損傷頭皮。每天晨起、午休及晚睡前各做1次,每次10分鐘左右,平時有空亦可做,多做有益無害。如果在抓摩頭部某一穴位時,意念集中於這個穴位,並且在呼氣時抓,吸氣時停,使心(意念)、氣(呼吸)、形(抓摩)三者同時進行,效果更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