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住在六層以上的樓層被認為有害健康;在美國,高層建築的房價比低層便宜一半;在俄羅斯,一樓失寵……實際上,每層都有自己的小氣候。樓層不同,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也不同。
從一樓到三樓,人們通常生活在樹冠下,離地面很近,常常能傾聽到樹枝敲打窗戶--要說心理上舒適,這裡是最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現實聯繫,不用朝下瞧人。
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空氣循環減緩、空氣換氣受阻、陰影和濕度增大、污染也比較嚴重。因為汽車和柏油馬路使空氣中飽含甲醛、一氧化碳、氮……至少遠離汽車路幹線200米以上才算安全。
那麼,是不是越高越好呢?高層空氣清新,噪聲也少,景色也很優美。但是,城建生態學家卻認為,居住樓層不要超過六樓。因為高層的空氣並不像想像的那麼新鮮,30米以上難免集結起有害物質。
心理學家和生態學家認為,如果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就不要住在六樓以上的樓層,窗外的環境十分重要。身居高層,整天面對的是磚牆,能使孩子對自己和對世界產生不由自主的敵意。
細節提醒
理想住宅的標準是:房子不超過六樓,自然景色優美,一邊是公園,另一邊是秀水。樹和水都是極好的過濾器,不讓塵土通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