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環境無法操控之下,又如何掌握自身宇宙和周遭小環境?如何調適身心壓力已成為當前顯學。
首先,要轉化外在大環境的不利,為有益於內心小宇宙正向的原動力,這就是禪的精神,這也是重要的、深化的功夫。是有利於身心靈的。禪肇始於古印度所謂瑜伽的智慧,與宇宙冥合的智慧。禪梵語的意思是冥想;瑜伽則是精神集中的事。
禪可說是一種止息、內觀,一種修煉;其方式是把心集中在一定的對象上;而止息的煩亂,得到無我的、明朗的智慧。禪修的過程除了輕鬆、清靜、自在,數息、守竅、觀想外,一定要配合複式呼吸,來導引能量、活絡經絡,最後激盪腦部;開發人體潛能,這不但是身心靈養生之道,更是「人體科學」的極致。腹式呼吸,很容易達到鬆靜自然的人體最佳狀態,也是經絡運行的最佳狀態。禪修強調「調身、調心、調息」,而調身及調息皆為達到調心的手段,使人的神經系統放鬆、穩定情緒,達到精神、情緒上的乎衡,促使大腦功能區相互協調,心理安寧而有益於健康。
心身壓力會導致心身疾病。心身醫學認為心理因素的作用,貫穿於疾病的整個過程,從病人發病前自身具有的疾病傾向,即易罹患性,到直接發病、轉歸、預後,每一個疾病階段都與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相聯繫。
心身疾病的治療原則和輔助療法有三:
一,心身疾病的治療原則應採取綜合性的措施,即在軀體治療的同時,重規心理治療的應用。
二,軀體治療是心身疾病的基本治療,包括各類有效藥物和物理治療等方法。
三,其他如生物反饋療法、氣功療法、放鬆療法、音樂療法、行為矯正療法,都是重要的輔助療法。
音樂是一種有規律的聲波振動,它可以調節人體內各個器官的節奏,激發體內的能量,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喚起積極健康的情緒。音樂也是一種特殊的訊息,透過聽覺神經系統能發揮興奮和抑制作用。人體有種種周期性生理節律,如心跳、呼吸、胃腸蠕動等。統稱為生物節律,都有穩定的周期,各種生物節律之間構成同步的或協調的關係。而音樂的旋律與節奏在快慢變化、起伏身心壓力太大,會導致生物節律混亂。、跳宕之中,可以發揮調節人體生物節律的作用,故對人體健康有益。
遵循二十四小時生物鐘規律,並重規睡眠對人體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睡眠的意義是機體降低刺激反應和代謝率,使大腦處在靜息狀態中,以自我調節的方式完成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
促進良好的睡眠方法有五:
一,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按時作息。
二,睡前腹式呼吸:吐納十分鐘。
三,適宜睡眠環境,如適當的溫度濕度、光線暗淡、被褥柔軟租避免噪音等。
四,避免睡前飽食。
五,睡眠姿勢以右側臥、上下肢半屈狀態為好,利於肌肉放、心臟搏動及腎內容物排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